些部隊會先在巴黎進行整編,然後分批投入戰場。

就在米夏埃爾戰役尚未結束的時候,魯登道夫開始準備在弗蘭德斯發起進攻。

因為原本為攻擊弗蘭德斯準備的部隊被用於亞泯,魯登道夫縮小了進攻規模,同時攻擊的準備工作進行的比較倉促,既沒有足夠的火炮,也沒有足夠的a7v。

a7v是德國新近研製的大型坦克,這種坦克的車組成員有18個人,可想而知有多麼巨大,那簡直就是會移動的鋼鐵堡壘。

幸好因為德國資源緊張,德國人無力裝備足夠的坦克,僅僅只有一部分部隊分配到了少量坦克,無法實施大規模突擊,否則的話,現在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巴黎。

魯登道夫制定的攻擊弗蘭德斯的計劃,被魯登道夫的參謀人員稱為“喬其紗”攻勢,這是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名字,諷刺魯登道夫的不切實際。

喬其紗攻勢在四月下旬開始,德軍的九個師在11英里長的陣地上發動進攻,和米夏埃爾戰役發起時一樣,炮擊的當天早晨有濃霧,布魯赫米勒親自指揮炮兵部隊進行了五個小時的炮擊,炮擊的重點是兩個葡萄牙師防守的陣地。

這兩個葡萄牙師是葡萄牙政府為了表示對英國的友好而排出的,這些士兵計程車氣很成問題。首先士兵們並不理解為什麼要參加戰爭,其次在德國人發起進攻的第二天,這兩個師原本是應該撤回後方輪休的,在這個關鍵時刻遭到攻擊,葡萄牙人內心的沮喪可想而知。

於是在德國人具有毀滅性的炮火攻擊中,這兩個葡萄牙師的陣地迅速崩潰,士兵們揹著早已收拾好的行裝,紛紛四散逃亡,陣地處於無人防守的狀態。

德國人的進攻非常順利,他們一直前進了3。5英里,直到下午才遭遇英國第一集團軍倉促組織的抵抗。

喬其紗攻勢的戰術目的是要奪取阿茲布魯克,這裡同樣是一個鐵路中轉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霍恩將軍率領第一集團軍在阿茲布魯克堅持防守了兩天,在第二天夜裡,德國人在進攻中使用了a7v坦克。

坦克的出現,加速了英軍的崩潰,當天夜裡,德國人在第一集團軍的防線上鑿出了一個30英里寬的缺口,第一集團軍的防線立即崩潰。

從戰役剛剛發起的第一天,黑格就意識到了危險。

黑格一方面向法軍求援,另一方面命令普盧默的部隊直接去支援第一集團軍。

此時福煦手中的部隊正在逐漸增多,於是福煦往阿茲布魯克方向派出了4個師,其中有兩個美軍師。

知道有援軍即將趕到,黑格心中大定,合格下達了一個命令:每個崗位必須堅守到最後一個人,不許撤退。我們已經陷入絕境,但只要我們還相信正義,每個人都應該堅守到最後。

黑格的話聽上去確實非常鼓舞士氣,但實際上,黑格在說完這番話之後,就找到了威爾遜,討論如何利用英吉利海峽的海港幫助他們的部隊撤離法國。

這個時期,也是協約國實際上最危險的時期,法國內閣命令一旦戰事緊張,法軍部隊應該放棄支援英軍,保證巴黎的安全。

而英軍雖然喊著要“戰鬥到底”,實際上也在打隨時撤退的主意。

在英軍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服從黑格的命令,比如普盧默就沒有遵循黑格“堅持到底”的命令,哪怕是當德國人進攻黑格在去年以25萬人傷亡換來的陣地時,普盧默也毫不猶豫的撤退。

普盧默的果斷使英國人避免了更大的傷亡,在接下來的兩週內,普盧默一直在撤退。

普盧默並不是一路狂奔,每當撤退到一定程度時,普盧默就會命令部隊停下腳步,建立起一個如果不依靠火炮就很難攻克的陣地。

德國人不得不頻頻停下來,等待移動緩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