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少許人馬看守大營。

張桂芳一馬當先,領著所部五千輕騎兵出營,其隊伍齊整,軍法森嚴,左右有雄壯之威,前後有進退之法。金盔者英風糾糾,銀盔者氣概昂昂。一對對出來,著實驍勇。

隔著老遠,張桂芳就看見對方的帥旗上寫著個“南”字,猜想來者定是西岐大將南宮适,前次大敗商軍者此人出力最多,今番被我遇見了,定要他好看。

張桂芳陣前大呼:“爾等原為商臣,曾受恩祿,為何又背而助姬考、姬發作惡?惡大罪深,縱死莫贖。吾今奉詔征討,速宜下馬受縛,以正欺君叛國之罪。倘敢抗拒天兵,只待踏平西土,玉石俱焚,那時悔之晚矣!”

南宮适笑曰:“豈不聞賢臣擇主而仕,良禽擇木而棲?天下盡反,豈在西岐。料公一忠臣也,不能輔紂王之為惡。吾君臣守法奉公,謹守節度,今日提兵侵犯西土,乃是公來欺吾,非吾欺足下。倘或失利,貽笑他人。深為可惜。不如依吾拙謀,請公回兵,此為上策。否則自取禍端,那時才真的是悔之晚矣!”

張桂芳:“叛臣賊子,安敢欺我,敢上前來與我一戰否。”

南宮适:“有何不敢,正要拿你項上首級去為姬叔乾報仇。”說完一揮手,身後五萬周軍齊齊壓上,想要將張桂芳的五千輕騎兵碾碎。

怎料張桂芳和黃飛虎早早的就說好了,兩人依計行事。黃飛虎率領六萬步軍直接迎了上去,而張桂芳則率領輕騎繞道而走,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南宮适也是一員大將,他見張桂芳主動脫離戰場,心知不妙,連忙傳來各部,改攻為守,以防商軍使詐。

本來武成王黃飛虎等一眾黃姓將領就把南宮适給恨上了,因為他斬了黃飛彪,滅了先鋒軍,又引誘黃飛虎一步步踏入西岐的陷阱之中,此番出戰就是準備一雪前恥的。此時見周軍改攻為守,焉能放過如此好的機會,全都催動所部,壓上去貼身近戰。

一時間兩軍殺得喊聲震天,難分伯仲,但南宮适久久不見張桂芳那五千騎兵出現,心中愈發的不安,想就此罷兵,卻又被黃飛虎大軍貼著,哪能說分開就能分開的。

半個時辰過去了,大地已經飽嘗了鮮血,雙方各有數千將士倒在了戰場之上,再也起不來了。這時南宮适已知不妙,準備棄卒保車了。

南宮适吩咐一員偏將帶領數千人馬墊後,他自己帶領大隊撤回周營,只可惜為時已晚。

張桂芳的五千騎兵早已繞道周軍背後,隱忍不發多時,此刻見周軍變陣要跑,就在對方變陣的那一瞬間,立時發動攻擊,從背後狠狠的插了周軍一刀。

正在變陣中的周軍陣形不免漏洞百出,很快的就被商軍五千啟稟突破了防線,一時間軍心動搖。而武成王黃飛虎看得明白,命令部下拼命往周軍進攻,使其腹背受敵。

這下子,周軍南宮适所部開始呈現敗像了,他們只能儘量壓縮防線,分兵抵禦商軍的進攻。

南宮适頗有些能耐,他心知如此下去不是個辦法,必須要先擊敗人數較少的張桂芳所部,然後才能打通回大營的去路。南宮适提刀躍出,主動帶領親衛迎擊張桂芳的五千輕騎兵。

張桂芳看得明白,直奔南宮适而去,與之戰作一團。他仗胸中左道之術,一心要擒南宮适。二將酣戰,未及十五合,張桂芳大叫:“南宮适還不下馬,更待何時?”

南宮适不由自己跌下馬鞍,立時就被商軍擒住。

主將都被擒住了,這仗還怎麼打…!周軍紛紛潰敗,卻又無路可逃,被前後夾擊的商軍殺得血流成河。

此戰打了兩個時辰,商朝大軍以八千人的代價就全殲了西岐南宮适帶領的五萬大軍,並且生擒了主將南宮适,算是報仇雪恨,完美大捷了。

武成王黃飛虎大勝回營,第一件事就是把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