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交了進山費,採到什麼東西都歸自己,她要找的礦石就在地表,埋也埋不深,肯花時間,總有找到的一天。

謝過這個藥農,俞晶晶掛了電話,覺得好像真的只有這條路能走了。

若要進山,學校這邊的課業得調整,太太們錯開扎針,差不多半個月就得處理一位。

一次挖不著,就得去二回,這樣一算,她得在這幾個地方來回倒騰,才能各不耽誤。

原先跟著文教授出活,每天回宿舍時間不定,已經讓另三人頗有微詞了。

雖然沒有誰當著面明確指出讓她規範入寢時間,但俞晶晶自己也看得出她們的態度。

午休的時候回去,幾個人總睡著,聲音再小也有響動。

晚上回得晚,也會影響到休息。

這學期事多,文教授那邊是跟不上了,但給太太們扎針,還有請假進山和不定時回來,對她們的攪擾更大。

看過自己銀行卡餘額後,在學校附近買個房獨居的想法就有了。

上京這邊的房價一直穩中有升,醫大學生都是富裕家庭出身,家長們送過來時順便看看房子,買個一套兩套都是有的。

平時上大課,俞晶晶常聽人討論這事,便留了幾分心思。

現在有學校的集體宿舍住,以後畢業了,總得有個落腳的地方。

上京是華國首都,也是最繁華富庶的地方,在這邊呆了半年多,俞晶晶還住得挺習慣的,也沒打算再挪窩。

以前沒錢,聽聽就算了,現在有了幾十萬躺在卡里,至少一個首付的錢是有了。

買個老破小,說不定都能全款拿下。

原本還覺得七十萬很多,可是經了程穎這件事後,俞晶晶覺得這點錢跟自己需要的數目比,連個零頭都不算。

有了神醫,就得有個醫堂,雖說所有診療手段只有扎針這一項,但該有的器具也得配備一點。

從三十二層截下來的患者,非富即貴,場地太寒酸,也得不到足夠的尊重。

老破小肯定是不行了,普通的公寓樓也還差點意思。

想到白氏老宅那幾幢古香古色的老醫堂,俞晶晶在心中點了頭。

至少得是那樣的。

拿手機搜尋了一下,近郊倒是有類似的老房子賣,但年久失修,買下來除了做修復,還得照著原有風格搞裝潢,又是一筆不小支出。

劃到價格那一欄,俞晶晶盯了半響,關了頁面。

近千萬了。

七十萬果然只是個零頭,想攢到這個數目,不知得多久。

房子還是先放放好了,先撿幾個病得只剩一口氣,需要到家看診的開啟局面。

等存到首付的錢,再慢慢找合適的,只要名氣傳出去,不愁還不上貸款。

把這頭放下,另一樁麻煩事又來了。

針藥都好辦,神醫就有點麻煩。

俞晶晶在三十二層露過臉,誰都知道身份,當然不能出這個面。

以她的年紀和閱歷,再有個大學新生的名頭掛著,牛皮吹上天也沒人敢把命交到她手上。

這兩天路過附近街口小診所,俞晶晶格外留了心,專揀著那面相老成,年紀較長的醫師打量。

試著問了兩個,一聽接私活,都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地。

這些診所一般都是私人開的,老闆就是醫師,誰願意扔下自己生意,給外人打工?

又找了一個,倒是願意,但價開得比天還高。

這麼高的價,不是因為實力強,而是怕擔風險。

聽俞晶晶說她出藥出針,只用自己下手扎,扎哪兒也不管,他就把價開到了天上。

「我不露臉,只出活,治好治不好,和我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