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基礎上,大致有12艘輕裝甲巡洋艦服役後,海軍才會進一步考慮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所謂戰列巡洋艦就是輕裝甲巡洋艦的強化,只是火炮口徑進一步統一化,利用新式技術提升動力,確保有更多的空間加強防護,在速度和輕裝甲巡洋艦相當的基礎上,擁有等同戰列艦的火炮和優秀的全面裝甲防護。

對中國海軍而言,宋彪的思想是側重於防護和速度,最後限度才考慮火力,所以即便是採購戰列艦巡洋艦,中國海軍所需要的戰巡的主炮也相對更小,以能擊穿輕裝甲巡洋艦和其他戰巡為基本標準,不考慮和戰列艦對決。

主炮在軍艦上所佔的重量是非常驚人的,每多一寸口徑,六到八門主炮就將多增加10%的總淨重。

這一時期,宋彪就已經考慮在一戰結束後儘快的向航母時代發展和過渡,透過少量購買和自造一些戰列艦作為過渡,從1935年開始完全投入航母的發展中,負責保護航母的軍艦也以更側重灌甲防護的輕巡洋艦為主體,少量配備一部分戰列艦承擔火炮輸出和近距離海戰的威懾作用。

對於宋彪這種側重於防護和速度的思想,程璧光和薩鎮冰、宋文翽都沒有反對,對此時的中國海軍而言,真是乞丐不挑飯菜,能有新艦就很不錯,管他主炮到底有多小呢!(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98章 中法俄

中國想要成為一個船舶製造強國,所需要做的工作將是非常多和繁瑣的,這條路也必然很艱難,如果只靠市場機制的自行運轉,恐怕就是發展三十年也未必能追趕上去shuda8。。

這就肯定需要特殊的計劃、特殊的政策,不僅需要像遠東財團這樣的商業機構長期投資和穩固的發展,也需要政府制定長期的計劃,制定各種培育和輔助政策,包括像船舶學校的發展,航運業的扶持,港口的大範圍擴建,基礎工業的整體升

宋彪對此確實是給予了非常高的厚望

只不過口號可以喊的很偉大,事情做起來都是細節問題,歸根結底則都是錢的問題

21世紀,錢是美金

20世紀上半葉,錢就是黃金白銀

一個國家沒有黃金白銀,那就別談任何偉大的復興之類的話題,否則只是像阿基三世那樣到處丟人現眼

……

1911年是中國的神武元年,新年號的普及使用代表著舊王朝被徹底的推翻,代表著新王朝的建立和新秩序的到來

然而

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德國都是一個傲慢到極致偏偏擁有超凡實力的強大帝國,在歐洲、西亞、中非、南非都和英國狂的競爭著,在歐洲大陸和俄法同盟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愈發具有壓迫性

在德奧同盟和法俄同盟的關係已經徹底無法調解之後,英國試圖抽身而出單方面和德國簽訂海軍條約,避免德國直接威脅它的海洋霸權,眾所周知,如果這一次的談判破裂,英德就將最終徹底走向戰爭

一場全面的歐洲戰爭正無法避免的在激烈的軍事競賽中爆發

孫說“知己知彼,戰不殆”,德皇和整個德意志帝國都沒有意識到他們並不是一個必須高貴到統領世界的民族也不可能同時戰勝所有的對,他們或許並不想透過一場世界大戰來決定自己的未來,他們想用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逼迫對放棄競爭而事實是即便這種強大的軍事力量令人感到絕望和恐懼,也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放棄保護自己的本能

雖然在很長的時間裡,德國一直支援東北軍而這種支援的意義就在於牽制英日同盟和俄國,在中日辛亥戰爭中,德國繼續選擇支援東北軍則是為了在中國獲得更多的利益和特權,擴大在中國的租借地,而非所謂的國家和民族的友誼,更不可能放棄中的利益

表面上,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