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秋山真之只能無奈的起身告辭。
宋彪之所以要讓內閣政府出面負責停戰談判,原因在於需要一層緩衝,內閣政府在某些條款上可以提的高一點,或者可能提的低了,沒有觸及日本的底線,他後面還能以拒絕簽署政令為由,讓內閣政府再和日本重新談判。
難得打了這麼一場好仗,不多敲出一些有利的條款,中國豈能善罷甘休?
至少在宋彪的時代裡,中國將會是一個不善長忍耐和寬容的小氣大國,靜靜計較,睚眥必報。
宋彪邀請美國介入調停,很大程度上是要擠掉英國的影響力,不給英國機會從中斡旋,利於他聯合美國擠壓日本,而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和美國也都很樂意擔任調停者的角色,因為停戰談判在平壤舉行,西奧多。羅斯福在抵達平壤之後專門拜見了宋彪,以瞭解中方的一些基本要求。…;
隨著正式的停戰談判日程開啟,中日兩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行動都暫時停止,日本海軍也中斷了原先的侵擾計劃,只是談判最終能否成功,還是要取決於軍事上的威懾力。
利用這段時間,日本積極在國內徵調預備役官兵,試圖重新組建四個預備師團但在英法拒絕提供新的貸款的前提下,日本也難以從國外購買軍事裝備快速彌補中日在陸軍裝備上的差距。
同樣,東北軍也抓緊時間修整和重新部署,修建臨時鐵路加強工事修建,在國內,各地新兵訓練營仍然在積極招募新兵,甚至在朝鮮也臨時舉辦為期十五天計程車官速成班,抽調新計程車官。
日本現在的問題就是沒錢了,在日本正式備戰的去年9月份,日本考慮東北軍列裝了輕機槍的問題,也和丹麥麥德森公司商談購買輕機槍麥德森公司最初也沒有考慮到輕機槍的銷量會有多大,輕易的同意了遠東武器公司以六萬英鎊的價格買斷專利費條款,那時便已經覺得虧本了,遇到日本急購備戰,自然要狠宰一筆。
麥德森機槍的價格原本就不便宜,擺出狠宰日本一筆的姿態後,日本算來算去總覺得不划算,買挺麥德森機槍足夠日本在本土造出兩架38年式重機槍,結果就只買了三百挺麥德森輕機槍。
如今麥德森機槍聲名大噪,現在再想買價格又更高了。
東北軍這邊顯然是無所謂的一次買斷專利費條款後遠東武器公司在東三省開辦了六家分公司,分開承擔零部件的生產工作引入流水線管理,從美國購置了專用機床降低生產加工的難度,目前的產量可以達到每月兩千挺。
日本現階段不僅缺輕機槍沒有衝鋒槍,連火炮都嚴重不足,只能加緊生產粗製的迫擊炮應對局勢。
此時的情況就是東北軍繼續加緊備戰,不斷擴充部隊,增加新式裝備,而日本則竭盡一切努力抵消這樣的壓力,確保談判過程中能處於一個相對更好的環境中。
徒勞。
日本陸軍主力損失殆盡,東北軍則是繼續維持在五十萬鐵軍的規模,日本還能有什麼辦法。
宋彪也承認日本海軍在亞洲第一強,在世界範圍內也能躋身前五強的席位,但在朝鮮半島之上,海軍的萬噸戰列艦總不可能開到陸地上吧?
因為日本實際上已經喪失了談判的大多數底牌,這場停戰談判進行的並不艱難,中間倒是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外蒙古的幾位親王居然真的要宣佈獨立,具體是誰支援的也不用查明,總之他們的訊息真是很不靈通,連一點波浪都沒有驚起,第三騎兵師和第二騎兵師就同時進軍外蒙。
日本大致拖延了一段時間,眼見外蒙那邊也掀不起任何波瀾,實在是很灰心,等到了五月中旬,兩國就基本確定了雙方的底線。
中國的停戰條件是韓國承認戰敗和賠償,中國和日韓分開談判,中韓領土爭議以中方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