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點將臺上,庾立不屈服!(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玄感再次與燕慶,在府中秘密相會,經過一夜的商談,兩人終於達成協議。由楊玄感輔助燕慶在蘭州舉兵起事,一路攻城掠地,不但直逼西都長安,也可以揮師南下,威脅東都洛陽。
楊玄感則從黎陽舉兵起事,一路殺向洛陽,兩路大軍同時攻擊大隋東西都城,皇上楊廣大批人馬,遠征高句麗,很難揮師救援,如此,楊玄感大事可成啊。
楊玄感還向燕慶承諾,如果大事成功,楊玄感會讓出河東、隴西等大片土地,封燕慶為西秦王,成為西部一方霸主。燕慶當即表示同意,兩人擺下香案,歃血為盟。然後燕慶帶著薛仁杲就返回了蘭州,三天後,準備妥當,直奔蘭州蘭州府衙,來見蘭州知府總管盧楚才。
燕慶帶著自己的弟子薛仁杲,憑著楊玄感交給他的金牌令箭,還有楊玄感的親筆書信,立刻取得知府總管的信任。知府總管盧楚才,本來就是越王楊素的嫡系舊將,他能夠順利坐上蘭州知府總管的高位,都是得到楊玄感的支援,是越王楊素一手提拔起來的,如今見到楊玄感的親筆書信,讓他協助燕慶舉兵起事,為越王楊素報仇,盧楚才當然會義無反顧,萬死不辭。
盧楚才告訴燕慶,如果想在蘭州舉起大旗,舉兵反隋,必須得到蘭州兵馬指揮使庾立的支援,此人手握蘭州兵權,乃是此次舉兵反隋的關鍵人物。而且這位庾立將軍,非同尋常,乃是大文豪庾信之子,在蘭州一帶,頗有威望。
庾信,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郡新野縣人,其家族被稱之為“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庾信自幼聰敏,博覽群書,特別通曉《春秋左氏傳》。身高八尺,腰長達十圍,形貌舉動疏慢,不拘禮法,有不同常人之處。
庾信庾信兼善眾體,在詩、賦、文等方面都取得相當高的成就,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詩人。庾信的詩詞,不但有很多名篇佳作,他的《哀江南賦》和《枯樹賦》等文章,更是在文壇享有盛譽,後來唐朝大詩人杜甫曾盛讚他的文章為“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又在《詠懷古蹟》中評論其“暮年詩賦動江關”的高度讚賞。
庾信之子庾立,受其父影響,也是喜好史書,尤喜研究兵書戰策,而且上馬提刀征戰,武藝不俗,張弓搭箭,射術更佳,為人剛正不阿,也算一代名將。此人十分倔強,盧楚才告訴燕慶師徒,要想拉他入夥,謀取霸業,恐怕很難。
燕慶師徒相視一笑,卻是不以為然,對盧楚才說道,“你就拿著楚公的令牌,以代楚公巡越軍隊為名,咱們一起去他的軍營。盧大人但請放心,其他事情,就由我們師徒處理,絕對馬到功成。”
盧楚才聽後,便立刻命人手持楊玄感的令牌,去通知庾立,準備第二天,在校軍場操演人馬,自己親自奉命過去檢閱。
庾立接令之後,有些疑惑,蘭州之地,並非直接屬於司徒楚公楊玄感管轄,怎麼會發來如此的軍令呢?但是轉念一想,不過是一次例行檢閱,盧楚才又是自己的上司,好生操演一番,也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庾立便來到校軍場,登上點將臺,召集大隊人馬,列開陣勢,準備就緒。然後自己在校軍場寨門前,恭候盧楚才大人的到來。
盧楚才率領著自己的衛隊,帶著燕慶師徒,來到校軍場寨門前,庾立立刻過來迎接。雙方客套一番,往校軍場走去。
庾立見到燕慶師徒,不由一驚,見燕慶騎馬隨行在盧楚才左側,鬚髮花白,目光如炬,一臉陰冷,面生的很。右邊的薛仁杲,則是一身黑色錦袍,騎著高頭大馬,手提開山巨斧,一臉橫肉,目露兇光,如凶神惡煞一般。庾立心中疑惑,不知此二人是誰?為何與盧楚才大人同行?便向盧楚才施禮問道,“盧大人,不知您身邊這二位,尊駕是誰啊?”
盧楚才笑著說道,“這是司徒楚公派來的兩位特使,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