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聖人如何才能成為神祇?”

國際卡師交流會議的會場當中,一位中年男人站在演講桌前,面對臺下青年學者的提問,陷入了沉思。

青年學者也知道這不是個好問題,緊張得滿頭是汗。

但如果世上有人能夠解答這個終極問題,那一定是臺上這位平平無奇的中年男人。

會場內安靜得針落可聞,僅有攝像機的快門聲,以及在座眾人的竊竊低語。

世界大賽落幕之後,世人得知在七階之上還存在著象徵“聖人”的八階卡師。

而想讓源力突破到八階境界,卡師也必須擁有與之相襯的『心性』。

而很顯然,在八階之上,還存在九階——象徵著中古世代的那些神祇。

人類與神祇之間,橫亙著無法逾越的鴻溝。

但,依舊有聖人行走在這條佈滿荊棘的道路上,朝著高高在上的神祇們,拔出了利劍。

譬如,在中洲那場震撼世界的彭城之戰中討伐蚩尤的人類,當今的世界冠軍,“重劍人”林宵。

可是八階,顯然不是這條道路的終點。

有無數人想要知道,這個世上究竟何時才會出現屬於人類自己的九階卡師。

這也是青年學者替世人問出的心聲——聖人,如何才能成為神祇?

會場中所有人的目光,期待又緊張地匯聚在金龍真君的臉上。

既期待他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桉,又知道這明顯是個沒有答桉的問題,恐怕只能直接跳過。

「熱烈歡迎神話學專家——金龍真君,位臨國際卡師交流會議。」

金龍真君站在鮮紅刺眼的橫幅前,手調整了下麥克風,沉默良久。

臺下的學者僵硬地站立,臉上的失望之色愈加凝重。

助理看了眼仍在保持緘默的金龍真君,準備替他跳過這個問題。

這時,金龍真君真誠而又小心地說道:“我……不知道。”

“因為我沒有親身經歷和實踐過,我無法給出結論,但,我可以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場所中膚色各異、國度各異、理想各異的卡師們,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金龍真君的臉龐。

“各位,應該都知道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那講述的正是聖人“彌賽亞”,也就是聖子耶穌的故事。”

金龍真君緩緩道:“那天是逾越節的前夜,耶穌與他的十二門徒共進晚餐,平靜地說道,“你們之中,有人背叛了我,但我,會給予「赦免」。”

“第二天,耶穌被猶大出賣給耶路撒冷的貴族,被衛兵釘在十字架上,衛兵用長槍捅穿他的肋骨,用鐵釘打入他的腳踝,最後為他戴上用荊棘編織成的王冠,以此唾棄和譏諷耶穌。在那之後,聖人徹底死去。”

場內寂靜無聲,觀眾已經聽過這個故事無數遍,但中年男人的語氣沒有在恭維、沒有在仰望,只是講述一個故事。

“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聖人也就不過只是聖人。”金龍真君說:“關鍵是,在死後的第三天,耶穌復活,戰勝了俗世,超越了死亡,並真正戴上了屬於他的荊棘王冠。”

“也許對神祇來說,背叛、痛苦、死亡……這些都不重要。”

金龍真君感慨道:“關鍵是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那種精神不會死亡,即使被焚燒成灰盡,也會有一線希望。”

“人類有時比神祇更加偉大。”

“因為他們畏懼強大,因為他們害怕死亡,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弱小。”

“但有人類,在知道這一切之後,依然選擇赴死,那便是人類的讚歌。”

“背叛、受難、赴死、復活——命運如此不公,但勇士總會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