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正因為有此想頭,三爺的話裡自也就滿是嗆人的酸氣。

“王爺若作此想,離大敗也就不遠了!”

三爺那滿是酸氣的話一出,陳老夫子的臉立馬便板了起來,毫不容情地便給出了個論斷,當即便驚得三爺冷汗狂淌不已。

“這,這……”

陳老夫子的話著實是太重了些,三爺顯然有些個承受不起,心慌意亂之下,一時間還真就不知該說啥才是了。

“商賈買貨都還須得貨比三家,世家選嫡也須得比較再三,況乎大位之承續,一時得勢者,未必便佳,太子前車之鑑尤在,聖上又豈會掉以輕心,王爺若是不深自警醒,盛轉衰就在眼前!”

身為座師,陳老夫子在三爺面前自是無須顧忌太多,這等當面教訓的話,也就只有他方才有資格說將出來。

“夫子所言甚是,小王知錯矣。”

三爺到底不是愚鈍之人,儘管格局偏小了些,卻也不是等閒之輩,陳老夫子都已將話說得如此分明瞭,他自是不會聽不出箇中之內涵,冷汗狂淌了一陣之後,總算是回過了神來,這便朝著陳老夫子深深一躬,滿是誠懇之意地認了錯。

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

句讀之爭本是小事,自古以來,為“知民與不知民”這麼句經文,也不知發生過多少回論戰了的,說起來其實並無甚稀奇可言,然則涉及到弘晴與弘曆這兩位當紅之龍孫,事情可就沒那麼簡單了,這不,僅僅一夜的功夫而已,爭論的詳情便已如旋風般在朝野間傳播了開來,一時間無數文人騷客為之爭議不休,為此著文辯論者不知凡幾,各持己見之下,當真辯得個天昏地暗,無形中,原本在朝野間不甚起眼的弘曆居然就此名聲遠揚了。

弘曆的成名似乎極為的偶然,可在弘晴看來,卻並非如此,這場突如其來的朝野大辯論看似偶然,實則是有人在背後推動,其目的麼,就一個,那便是為弘曆造勢,這個隱蔽之手筆很明顯出自高人之手,除了那位隱藏在四爺府上的鄔瘸子之外,怕是沒旁人能想得出這等奇詭之招數了的,明明只是樁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經這廝一挑,居然鬧得天下哄傳,這等四兩撥千斤的手段不能不說相當之高明。

要說不介意,自是不可能之事,甭管是何人,被人利用了一把,都不可能毫不介懷,可真要說有多惱火麼,卻也不至於,概因弘晴從來就沒小覷過鄔思道其人,不過麼,卻也無懼,畢竟無論是財、權、勢,又或是暗底實力,弘晴都有著絕對的優勢在手,更別說還有了解朝局演化之大趨勢這麼個利器在手,倘若這樣都會輸了去,那弘晴也別奪啥嫡了,乾脆買上塊豆腐直接撞死得了。

文人之間的論戰儘管是激烈無比,可說到結果麼,那總是不了了之,哪一方也甭想真能獲得勝利,古時如此,現時也絕不會有例外,這不,持兩種不同意見者紛紛擾擾地爭了大半年,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據,爭來吵去地折騰不休,卻愣是沒見個結果出來,至於弘晴這個始作俑者麼,早將此事忘到了腦後,沒旁的,弘晴實在是太忙了些,政務纏身之下,哪有心思去理會那些無甚營養的文字官司。

忙忙乎乎,忙乎乎,一轉眼,已是康熙四十六年五月中旬,去歲遠航南洋的船隊順利歸來,十二艘滿載各色貨物之大型海船在廣州虎門碼頭泊岸,兩廣總督郭世隆率各有司衙門會同海關人等以及早在四月初便已趕到了廣州的欽差大臣範時捷等一干戶部官員親赴虎門碼頭,對船隊之貨物核稅,經月餘之盤點,十二艘大型海船共繳納稅款二十七萬兩千五百兩銀子,扣除所有成本之後,船隊實際盈利多達一百二十七萬七千八百餘兩。

康熙四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範時捷、郭世隆聯名奏本抵京,將遠洋船隊之核查情況報至御前,訊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