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築了一半,而平定城至遼州的路目前止修到了鴨綠水以東,怕是還等來年冰雪消融之後方可動工。”
“陛下,要不讓遼東道的百姓……”一位老臣子站了出來,李叔叔搖了搖頭:“不可!遼東如今未定,百姓初到異地,心神搖動,惶惶然間,朕已詔告天下,五年之內遼東百姓不徵任何稅賦,若朕出爾反爾若出什麼差子,朕於心何安,對朝庭社稷有百害!罷了,待朕平了倭國,再次壯大我大唐的修路隊伍便是。到時候,開礦、挖礦,可都要人手……”李叔叔說這話的時候,嘴角笑得一抽一抽的,跟個偷奸耍滑的地主老材似的,看得人心頭髮寒。
第701章 都想撈一票
陛下,臣以為應該加大馬耕宣傳之力度,令山東、河大力推廣馬耕技術,我大唐關中道北部河套之地,山東、河北之地皆是旱地居多,山東河北之地,人煙稀少,民生調零,若也能大力地推廣此耕作之技術,對於山東河北之地而言,可謂是良策也。”一位老大人也從坐案上站了起來朝著李叔叔恭敬地奏道。
李叔叔點了點頭:“准奏,沒想到啊,漢朝便已有的馬耕,竟然被棄用數百年之久,不過想來,無論是前漢、北魏,又或者南北朝之時,缺馬,就連前朝也缺,唯我大唐不缺馬,呵呵,今年我大唐與北方的遊牧之民交易所獲之馬匹,高達五萬匹之多,其中良馬一萬五千匹,以充為軍用,我大唐的戰馬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朕的預料了。”
“啟奏陛下,如今我大唐有軍馬挽馬共一百三十七萬匹,去年至今年,派發往遼東十萬匹,遼東當地軍隊下放予百姓之挽馬五萬匹,共計十五萬之數,而派發隴右之馬匹約為五萬之數,往河道之地派送之數為七萬匹,尚餘軍馬三十五匹、挽馬計有四十萬餘。”大僕寺的主官站了出來,報出了一連竄讓人心動的數字,讓在朝的諸位朝臣也都面泛得色,這也算得是大家集體的功勞。
大僕寺,駕部,尚乘局和廄使四個部門管理馬政,全國各地設牧監》。別,依地取名。且按監牧所牧馬數分為三等,五千匹為上監。三千匹以上為中監,三千匹以下為下監。而隴右之地更是大唐養牧馬匹的重地。不過眼下,已經開始分流一部份馬匹往河套地區。
縱觀華夏數千年來地畜牧史,以唐朝最盛,畜牧組織機構之完善牲畜頭數之多,是空前的。大唐立國之初,就已經令邊軍在北部、西部邊境開展大規模地屯田活動並興辦牧場,建立以軍鎮為主幹。屯田與牧場為輔助,與周邊遊牧民族進行馬匹交易為補漏的畜牧機制。
貞觀初年,大唐有馬不過三十餘萬。而在貞觀十七年之前,大唐地馬匹總數同樣也沒有超過五十萬匹。可就在短短的三年間。大唐的馬匹數量暴增了一倍餘,這其中。蘇定芳掠鐵勒僕骨部眾二十餘萬,得馬十三萬匹。牛二十餘萬頭,羊無數,幾乎讓薛延陀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和馬匹,而我們往北邊定襄迎擊勒鐵大軍一戰,奪得戰馬計十五萬匹。此兩戰就拿下近三十萬匹,後來,陸陸續續地透過我在外交上進行敲詐勒索,又給大唐新增了數萬匹良馬,另外這兩年,大唐富裕了,做起交易來腰板也直了,大量地購進馬匹,使得大唐的馬匹數量達到了驚人的百萬以上。
大唐如今的常備軍約為四十萬之巨。長安一帶就計有兵力二十萬餘,餘者散佈全國,目前又以遼東、隴右為最,計有大軍十萬眾。另有降胡等僕從軍計八萬餘。而大唐地騎兵戰軍隊總數的約三成,可到了如今,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了接近五成,我大唐
軍事學院更是得李叔叔之愛寵,所有學員,人手一匹,連炮兵都能騎馬,而且大唐的後勤運輸已經完全地棄用了人力和牛車運輸,改革用挽馬運輸,機動力也同樣得到了大大地增強。
李叔叔就跟個暴發戶似的。嘴差點就合不攏了,老半天,得意地臉嘴總算是矜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