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趣的,還是供遼王護衛搞紅藍對抗演習的訓練基地,什麼刺殺、攀援等訓練科目和訓練道具都讓人耳目一新。

燕王、齊王和寧王為了體驗這種全新的訓練模式,各派數支精銳和張斧的部隊對抗了三天,竟無一勝蹟!

當遼王到達雙遼的時候,雙遼城外方圓二十里的草原都快被燕、齊、寧三王的戰馬給啃禿了。

遠道而來的婉清、婉君見狀,大失所望,掉頭就嚷著要到呼倫貝爾大草原去。

朱植只好讓明月、明珠帶著女子衛隊護送著婉清、婉君深入西遼河草原去遊玩,又讓盛宣帶領三百人馬在四周遠遠地警戒,防止發生意外,自己則皺著眉頭、硬著頭皮迎接這三位便宜兄弟。

朱植心裡抱怨著:“其他時候為什麼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可轉念一想,自己今後畢竟還要賴在寧王的地盤上,寧王一看就是燕王的跟屁蟲。這關係還是要處理好。

當然,對於穿越而來的朱植來說,想哄好三位便宜兄弟簡單得不要不要的。

他找來張信和收錢兩個後世狗腿子,吩咐晚上就在城外來個篝火晚會,烤上十幾只全羊讓大家大快朵頤,整上幾十斤高粱王把大家灌得迷迷瞪瞪,再讓阿扎失裡派幾個小丫頭跳個蒙古舞,把大家轉得暈暈糊糊。

,!

實在不行,他還準備和收錢再來兩首草原風或帝王情繫列的後世歌曲,絕對是天籟之音。

張信馬上把後世當鎮長和現在當王府管家的經驗發揮得淋漓盡致,帶領人員整了個篝火宴中宴。也就是在幾位王爺聚會的大篝火宴旁邊,又擺了九個小篝火宴,邀請燕、齊、寧三王隨行副千戶以上將領入宴。

隨著最中心的大篝火騰騰昇起,燕王親切地拉著遼王一起坐在中間,齊王、寧王、靖江王、郭英、阿扎失裡、張信,以及三王帶來的幾位大將圍成一圈。

酒過三巡,燕王開始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十五弟,想當年父皇厚望於我,四歲學詩書、七歲學騎射,十六歲練兵鳳陽,十八歲就藩北平,幸得岳父中山王言傳身教,十年始有小成。父皇誇我‘知兵’,為兄也曾沾沾自喜。不想朝中卻疑我有不臣之心。謗譽相隨,奈何?奈何?”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因為是初次和燕王見面,朱植隨口敷衍了一句。

儘管後來的正史、野史對朱棣評價譭譽參半,朱植現在對朱棣的總體印象還是偏向正面。

他初次之國就遇上賴臘武偷襲遼南,朱棣雖然只支援遼東一百騎兵,但是對遼東在戰火中建立騎兵還是起到了巨大幫助作用的。

燕王世子在遼東摔傷了腿,他寫信致歉,燕王卻回信大度地表示:“熾兒頑劣,咎由自取”。

去年燕王吃瓜落,他也受冷落,本應同病相憐。

這次燕王領頭,率領三王大軍深入草原,沒有燒殺搶掠,算是軍紀嚴明,並沒給自己帶來什麼大麻煩。

看著遼王淡然的樣子,燕王藉著酒勁又說道:“不想十五弟本事高、境界更高!不滿十五,定遼東、徵漠北、援河西,運籌帷幄,百戰百勝。怪不得朝中有人陰陽怪氣,說縱使李世民重生,也無法與十五弟相提並論。有弟鎮撫遼東,雖說是大明之幸,但為兄尚且嫉妒三分,何況朝中搬弄是非之輩。”

寧王朱權年紀還小,沒怎麼喝酒,見四哥發起牢騷,連忙起身岔開話題,說道:“久聞十五哥在外歷練,邂逅高人,排兵佈陣天下無雙,音律歌賦也是世上罕有。弟弟不才,就給哥哥們唱一段《拜月亭記》,聊以助興。”

隨後,寧王很隨性地在篝火旁邊唱了起來:

“月高在天空,穿梭成古今。春去秋來長相隨,圓缺牽人心……”

大家都沒想到,這寧王也是個多才多藝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