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酒樓,雷曉飛要把它設計成一隻畫舫的形狀。這靈感,來自他的前世記憶。
雷曉飛前世所在的城市裡,有兩間建造成畫舫形狀的酒樓。一間建在人工湖上,那是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城人民動員挖人工湖美化城市環境時建造的,酒樓一共兩層,可以一次擺六七十桌酒席;另一間是建在一個離城不遠的水庫上,是九十年代後建造的,那時人們已經討厭了城市的塵囂,想班後到鄉間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精明的生意人就在鄉下那山青水秀的地方,建造了這間畫舫酒樓,這酒樓高三層,可以一次擺百多桌酒席。
雷曉飛的設計藍圖,就是借鑑這兩家酒樓的模式構思而成,不同的是比前世的那兩家酒樓小多了。因為前世的酒樓是用水泥鋼筋建造而成的,而現在雷曉飛的手頭上只有竹、木等原始材料,當然就不可能原版照搬了。否則,單是百多桌坐滿後的人的重量已超過五十噸,不令到這竹木結構的建築坍塌才怪呢。所以,雷曉飛就只按三十桌酒席的大小來設計“合作社”的酒樓。
畫舫酒樓的主要建造材料還是用竹子。畫舫酒樓的建造主要是要考慮負重的問題。就算三十桌滿座後,人的總重量算計已達到二十噸,所以在建造中,負載能力當然就要放在首位。
畫舫酒樓的佔地面積大約是二百平方米左右。這二百平方米左右的地方,雷曉飛就已預先豎好了二百多條柱子。雷曉飛先把柱子按設計要求的尺寸連線好,然後用斜撐助力、交叉穩固、對角線定型等等自己所知道的加固、缷力方法,千方百計地為酒樓打基礎。
這畫舫酒樓的基礎工程,雷曉飛是邊幹邊思索,邊思索邊乾的,所以進度並不快。這基礎工程的進度,雷曉飛自己也沒有要求做多快,只求穩固第一,萬丈高樓從地起嘛。
足足用了五天的時間,雷曉飛才把這扎棚架的工程完成。
這扎棚架的工程,整個過程周家父女都由頭至尾跟進。雷小哥畫的圖紙他們也曾研究過,但卻是看來看去也看不明白,特別是這麼多柱子,把人晃得眼睛都花了,哪還能看得清楚?
無計可施的而又好學的周家父女,見雷小哥這麼忙,又不好意思去煩他,就只好虛心地跟著雷小哥爬上爬下做小工,以求弄明白其中的奧妙。
他們兩父女才跟了半天,問題又來了,他們哪比得上雷小哥的體力。他們經過商量後,就倆父女輪番上陣,饒是如此,也把他們累得夠瞧了,一天下來,渾身就像散了架似的。特別是周才女,第一天下來嬌嫩的手腳已是都起了血泡,但她卻沒有退縮,第二天又咬著牙跟上。
架子搭好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上地板。因為上好地板後,才能檢驗基礎工程的承載力。
地板是用竹子和木板兩樣原料一起做成。這次的地板,雷曉飛設計成兩層,他首先要在地板底下用整根的老竹子搭建成一個分為若干方框的架子,然後在架子上釘上木板,最後才用竹片拼圖。
上地板的進度很快,雷曉飛帶著周家父女和十個木匠,只用了兩天,就把做底的竹架和木板釘好。釘好木板後,雷曉飛詳細地檢查了幾遍,對一些不太滿意的地方進行了返工,直到自己認為滿意為止。
接下來,雷曉飛並沒有忙著拼竹片地板,而是帶人給畫舫封邊,封邊是整個酒樓外觀的“面子工程”,當然就要用心做了。
雷曉飛預早就讓人挑選出老而大的竹子,開好料後,再透過石灰泡、硫磺焗等工藝,讓竹子防蟲子蛀,然後,再做了防潮工藝,才曬乾待用。這次為了建造這“畫舫酒樓”,雷曉飛把穗城裡最好的十個竹匠也請了過來,這些竹子的防潮、防蛀工藝,都是他們製作的。他們現在就在雷曉飛的安排下,做裝修的準備材料。
畫舫的封邊又花費了雷曉飛五天的工夫才完成。做好封邊的畫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