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朝廷。那是體制的弊病,只有朝廷頒佈號令才能解決。至於第二難題嘛,我想,您可以搞個最佳化組合的生產模式,先試一試。”

丹楓來興趣了,忙問道:“什麼是最佳化組合的生產模式?”

雷曉飛想起了前世時,“人民公社”的生產模式。那時農村的生產模式是共同勞動、共同分配的,這個生產模式在當代也算立下汗馬功勞,那些大型的水庫、水利工程和大量的開荒地,就是這些功勞的一部分,後來,因為一些政策上的失誤和形勢的轉變,才導致這種生產模式結束,並帶來了不少非議。

其實,“人民公社”的生產模式,開始時,人們也是幹勁十足,生活雖不算富足,但也吃得飽、穿得暖。後來,一系列“深挖洞”、“大練鋼”、“浮誇風”、“不得自由貿易”等等政策上的失誤,讓當時的人們消耗過大,供需不平,才引起了各種矛盾的惡化,直接導致“人民公社”的模式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現今丹楓描述的狀況,這種生產模式應該在這裡行得通,只要在政策上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並作出一些優惠,可以達到鼓勵生產、提高生產力的目的。

第141章確定試點

想到了這些,雷曉飛就對丹楓說道:“最佳化組合的生產模式就像我們的‘合作社’一樣,讓男女各顯所長,比如做粽子女的優勝,就讓女的幹,挖泥男的勝任,就讓男的幹。”

丹楓說:“雷小哥,你的意思是要把這裡的人都組織成以集體的形式來生產?”

“對,把人組織起來,以合作、互助的形式進行生產。”

丹楓沉思良久,說:“第一道難題的破解需要時間,我先稟報朝廷,等待朝廷的結論。而第二道難題嘛,我看可以先按雷小哥你說的形式試行,看效果如何,問題是應該從哪試起?”

“可以先以一條村為試點,做成功後再推廣。”

“我也是這樣想,但不知拿哪條村來做試點好,離穗城遠了,又怕鞭長莫及,管不到;穗城範圍內又好像又沒有專職耕種的村。”丹楓苦惱地說道。

雷曉飛沒有作聲,這些已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他所能幫丹楓就是出出主意,最後,採不採取自己的意見,如何運作,就要靠丹楓自己了。

茶喝了幾遍,丹楓還是沒有想到什麼頭緒,就對雷曉飛說:“我暫時還沒有想到合適的地方,就先放下了。現在我們說說你的事,你剛才說過了建‘合作社’的規劃,不知你想過要多少地沒有?”

雷曉飛邊斟酌邊說:“五十畝左右的湖我就一定要了,湖南面的山腳我準備用來養豬、養鴨,那起碼要十畝左右;湖北面和東面我要用來建客棧和菜館,估計佔地二十畝左右;幾項算起來已有八十畝,按丹叔叔您說的開荒一百畝就有優惠的政策,我就在湖的西面再要二、三十畝來種菜,那不就達到這個要求。所以我就準備買這麼大的地。”

丹楓邊在腦中思量著雷曉飛所要的地的位置邊說:“湖是沒主的,那肯定沒問題,湖南面的山也是沒主的,湖東面近民居,最多可以給到一百米左右寬,北面近郡府大道,也只能給一百米。”

雷曉飛說:“東面和北面我原計劃用五十米寬就足夠,既然丹叔叔您說能給到一百米,那我全要了。”

“唔,那也好,這三面就沒有問題了。”丹楓點了點頭說道:“至於湖的西面嘛,離湖五十米遠的地方好像是李村的地,也就是說那邊只有十多畝的荒地,幾面合起來也不到一百畝。”

雷曉飛想了想,說道:“那就沒辦法了,我只好將種菜的地縮小,在南面的山上湊足一百畝,用來種果,這樣工程大點,但可以遲些再上。”

丹楓好像並沒有聽雷曉飛在說什麼,他獨自地在喃喃道:“西面……李村……”

突然,丹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