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此刻起,這份有大華語和突厥語的停戰協議當即生效,兩國的邊境,終於迎來了五十年的和平。不,應該說是長久的和平。

不是隻簽了五十年的停戰協議嗎?怎麼說是長久的和平呢?在談判休息的中段,青玄子不解地問雷曉飛,為什麼不以對付暹羅的方式,把突厥也劃入大華的版圖時,雷曉飛在給他解疑時,同時把這個長久和平的原由也說了出來。

大華與突厥兩國的邊境,就只有自由貿易區這一段適宜大部隊透過,而自由貿易區興建之後,由於這片土地上住有兩國的人民,所以就成為大華與突厥之間地一條天然的緩衝帶,突厥的鐵騎再也衝不起來了。

而且,這百里的自由貿易區,通商、通婚、通航之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相互融合,突厥和大華在這地帶的人民,就會彼此烙上印,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還能打起來嗎?

所以說,雷曉飛的這一招一出,邊境基本已經永絕後患,這不就是長久的和平?

丹陽聽了雷曉飛的解釋之後,不禁又對這個妹夫佩服得五體投地,讚歎他這個文化入侵的厲害。這軟刀子下去,遠比真正的刀槍厲害多了,真正的刀槍哪能達到這般的效果?

雷曉飛卻覺得自己的做法理所當然。民族的融合,本就是大勢所趨。君不見,這麼多年來,兩國交戰不止、血流成河,可是那民間暗地裡地貿易往來,又何曾停止過?就是通婚、通郵也不在少數,所以,雷曉飛認為自己這樣做,不過順應潮流和推行潮流而已。

休息過後,雷曉飛與額吉可汗他們接著商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方案和兩國商貿的開展。

自由貿易區的第一批大華居民,雷曉飛準備讓被突厥軍先頭部隊抓去的那班人先入住定居。因為這班人本就居住在慶安府以北,可以說,準備建自由貿易區的那片土地就是他們的故鄉,而且,他們的房子也已經被突厥軍燒掉,把他們安排入住那些準備建造的新居,那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額吉可汗答應了回去之後,馬上就把那幫掠去的人放回來,同時也動員突厥在這附近的居民,搬到自由貿易區內去住,創造第一個兩國人混住的環境。

最後,雷曉飛與額吉可汗就自由貿易區的建造,商定了多條合作協議。同時,兩人也對兩國商貿的初步發展,簽定了一些合約,並促成了兩國的第一筆商貿,就是突厥用十萬斤的鐵,與大華交換十萬斤的稻種。

這天的談判,讓大華與突厥兩國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為兩國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794章慶祝晚宴

停戰協議簽定的當天,慶安府全城歡騰。

慶安府這個大華北國的第一關,是大華北方的咽喉。

大華的最北方,因為有那方圓千里的大沙漠和慶安府以北那延綿千里的大戈壁,這兩座天然的屏障,基本已經隔斷了大華北面的外族進入大華之路。而這千里之內,唯一適合大部隊透過的就是那兩條峽谷,建在峽谷的慶安府,當然就是大華北方的咽喉啦。

歷代以來,大華北方的那些外族,因為生活環境惡劣,所以對大華這塊肥肉窺覬的外族不少。於是,慶安府這座處於咽喉位置的邊陲之城,歷年受戰火的騷擾不少。

雖然慶安府峭壁洪濤、束若甕牖,還從來沒有被外族侵佔過,但居住慶安府的居民,還是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生怕哪一天,戰火又波及到了這個邊陲之城,所以慶安府的居民,歷代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在沒有戰火的和平環境下過日子。

在歷經了數代人提心吊膽的日子後,慶安府的居民今天終於迎來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日子,他們哪還不欣喜若狂?於是,他們就要用傳統中最熱烈的慶祝方式,來慶祝這個好日子的到來。

停戰協議簽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