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有可能的話,我還想用這班戰俘,來策反入侵者,看能否瓦解一部分的暹羅兵。”
聽了雷曉飛的構想後,伍府尹、周守備兩人,對雷曉飛的高瞻遠矚不禁佩服之極。伍府尹讚道:“雷小哥的目光真夠長遠,如果能征服暹羅,大華的南境就基本安穩了。”
周守備也出言讚道:“雷小哥的魄力就是了得,如果能實現你這個計劃,番山墟這個大華的南方第一關也不用每天再提心吊膽防守了。”
雷曉飛忙對兩位大哥說道:“兩位大哥你們先別忙贊成我,快想辦法解決這班暹羅人的安置,否則,放在練兵場的話,我怕過一晚就會凍死他們。”
伍府尹和周守備兩人相對勾頭,一時也想不出應如何安置這班暹羅人。周守備說道:“番山墟那收監犯人的地方,已經人滿為患,我們哪曾想到過要收容這麼多的犯人?而墟周圍的災民又都集中在番山墟,使墟中能住人的地方都已經住滿了人,一時哪有空出的地方來安置這麼多人呀?”
伍府尹也出言證實道:“對呀,現在整個番山墟都人滿為患,不要說原來能住人的地方已經沒有,就是想臨時搭建住處,也已經沒有了地方。”
搭建臨時住處。伍府尹給雷曉飛提了個醒,對呀,我們可以馬上搭建一批臨時的住處,用來安置這些暹羅的戰俘呀,至於伍府尹說的墟里已經沒有了地方,我們就不能到墟外去找地方搭建嗎?
番山墟的城池一面靠山,一面臨水,還有一面正被暹羅的大軍所佔據,所以,要在墟外搭建臨時住處,就只有在番山墟的北面,也是番山墟向著穗城的那邊方向選地方。
雷曉飛馬上與伍府尹、周守備兩人,到番山墟的北門那邊,去選擇搭建臨時住處的地方。
前面說過,番山墟通往穗城方向的那個城門外,是一個奇特的地形,它呈一個小號狀。近城門的那端就是小號的頸端,出了城門那二、三百多米的路,是一條一面旁山,一邊傍河,只夠兩輛馬車並行的土路。
因為番山墟的北門通穗城那邊,建城時,建造者可能考慮到這邊的縱深是大後方,也可能考慮到這邊有易守難攻的地形已經足夠,所以就沒有在這邊城門修建護城河,只是挖了一條寬大的深溝。
通番山墟北門的那條唯一的土路,它傍河的那一邊有一片頗大的河灘。這片河灘的面積有好幾畝,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邊就是土路,河灘比土路低三到四米不等;三角形的另兩條邊,一是大河,一是城牆。這片河灘,不正是用來搭建收監犯人的好地方?
這河灘靠城牆的那一面,就是用工具也不容易攀爬上牆頭,對於收監的手無寸鐵的犯人來說,這方不亞於一條絕路。
河灘靠大河的那一面,現在這個季節,也算得上是一條絕路,只要在那方再設定一些荊棘,讓守大河那邊的守兵,多增加一個看守專案,那方也就成了銅牆鐵壁。
河灘靠土路的那邊,三到四米的落差,已經是一個天然的屏障。這個落差高度,普通人已經不易逃出,如果再在上面加上一些倒向的荊棘阻攔,這方也成了一條難以跨越的屏障。
看中了這個地方之後,雷曉飛與伍府尹、周守備三人一合計,就馬上組織人手,用雷曉飛發明的“無土建築”,搭建臨時的監獄。
雷曉飛的這項工程,還是用上了自己手下的屯兵。應了人多力量大這句老話,六百多名的屯兵,在他們敬佩的首領的帶領下,只用了一個下午就完成了一萬多平方米的簡陋居所。
這些新建的簡陋居所,除了四面葵葉牆外,就只有一張連在一起的通鋪。簡陋居所分隔成每三十人為一間的大房,共建了三百多間。
臨時監獄的工程完成之後,雷曉飛就把那些暹羅戰俘,在當天天黑之前,全部轉移到了裡面,並給這些人送來了不少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