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是在梅花樁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是一套以步法見長的棍法。謝舵主把木棍舞了起來後,只見雷曉飛的前後左右都是一片棍影,把觀看的人晃得眼花繚亂,不知哪棍是虛,哪棍是實。
雷曉飛還是像剛才一樣,穩如峙嶽,任憑眼前棍影萬千,就是一動也不動。
謝舵主舞了幾個棍花後,一棍朝雷曉飛戳來。謝舵主開始舞的棍花,雖是虛招,但卻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趁這時間,凝聚功力;兩是迷惑敵手,讓對方看不清自己的出手。所以這一棍聚合了謝舵主十足的功力,出其不意地從一片棍影中,如毒蛇般噬了過來。
這一棍的速度很快,旁觀的人才一眨眼間,棍子已戳到了雷曉飛的跟前,而雷曉飛卻像是驚呆了,還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大家不禁為雷曉飛出了一身冷汗,這個人可是兩派的大人物呀,如果比劃中不幸受傷,雖說比劃是他提出的,但始終不好向幫(派)中交代。
正在旁觀的人擔擾的時候,雷曉飛動了。
雷曉飛握棍的姿態很奇怪,他是單手握住他齊眉棍的中段,這樣一米六、七的棍子,就在他的手中分為兩頭,一頭只有七八十公分左右,短棍的執行線路肯定就比長棍短了,所以,雷曉飛後發先至,他動後,棍子的一頭,已經準確地敲在了謝舵主作用力最小的長棍外端,同時,雷曉飛的身體順勢一側,避開來棍,把自己單手握住的棍子的另一頭,指向了謝舵主的喉結。
棍子來到謝舵主的喉結一拳距離時,剎住了。也是一招,謝舵主已經敗了,不清不楚地徹底敗了。
其實,雷曉飛這一招“打狗棒法”是借鑑於“截拳”。也許各位觀眾疑惑了,不是先有“打狗棒法”,後有“截拳”嗎?加入了“截拳”的“打狗棒法”,還是“打狗棒法”?
是,還是“打狗棒法”,是改良後的“打狗棒法”。這也是雷曉飛功夫突飛猛進的原因之一——善於歸納、總結、改良。
這招改良後的“打狗棒法”,還是雷曉飛在穗城時就研究出來,並得到過張真人和洪七公的讚賞的。那時雷曉飛每次有改良設想時,就會馬上去拉洪七公和張真人磋商,不斷地完善自己所學的武功,這就是改良“打狗棒法”的來由。所以說,那時,雷曉飛的武功進步神速,很大程度得益於兩位江湖“大腕”隨叫隨到的共同研究和指導。
而在來巴蜀的船上,雷曉飛已經把“打狗棒”和“武當劍”、“太極拳”、“截拳”混合一起練,取長補短,比如在“打狗棒法”中加入“截拳”的進攻招式,在“武當劍”是增補“太極拳”的防守等等。
同時,雷曉飛還把他前世所知的那些雜七雜八的知識,也充分利用。比如發力體外端的作用力最小;比如韌性武器先回力後發力就成了抽,威力奇大;又比如拋物線出擊可以增力等等,都融入了招式中。
現在,雷曉飛對這幾套功夫的運用,更是得心應手,已經到了融會貫通、信手拈來的地步,招式之間已經完全沒有了斧鑿之痕,讓與他對壘的人防不勝防。可以說,雷曉飛這次的武功神速進步,很大程度得益於他那有前世見識的腦袋和敢於跳出框框的思維。
雷曉飛收回了指向謝舵主的喉結的棍子,對呆住了的謝舵主說道:“再來,這次我只守不攻。”
謝舵主驚醒後,按雷曉飛的吩咐,把“梅花棍法”運到極致,全力向雷曉飛進攻。雷曉飛則把“打狗棒法”的防守招數使出,寸步不移,就輕易地把全身上下守得像個鐵桶,滴水不漏。
“打狗棒法”的防守招數源自於太極,太極是當世上最好的防禦功夫,哪會那麼容易就會被攻破?只見雷曉飛手中的棍子,如羚羊掛角地東一下西一下,看似全無章法,卻能每次準確地截住或引開謝舵主的棍子,把他的攻擊化解在無形。
兩人你攻我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