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互為珠壁,是為全城士民的計時依託。”
趙不廉接著又很是感慨地說:“太集古城歷史已經有飛。多年了,太原地區名勝古蹟頗多,晉祠、天龍山石窟、永詐寺的文筆雙塔、羹大夫祠等等。單是這按司街現在的大中市和開化市兩個大商市的原址就很有歷史
“大中常原為大鐘寺舊址,大鐘寺是建立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的古剎,原名“壽寧寺”。因明永樂八年,寺內新建鐘樓,和尚們作課、唸經、打禪,均以鐘聲為準。該鐘聲音宏亮,全城都可聽到,遂得名為“打鐘寺”或“大鐘寺”。清季,佛事不振,大鐘寺日見蕭條,商業卻大大發展,寺內兩廊遂租賃商販設鋪開攤,以為廟產收入,維持生計。於是京廣雜貨、金銀首飾、鐘錶眼鏡等商行和商品。率先在此流通。辛亥革命之際,清兵乘亂闖入大鐘寺搶劫財寶,火焚寺院。一日之間歷經八百餘載的寶剎,毀之於兵交。”“開化市,原亦為名梵寶剎。建立年代已不耳考,宋紹聖年重修。名“漢壽寺元大德年間改稱“延壽寺
明正統年間第三代晉王朱美堅重修。表賜“開化禪林故稱“開化寺”。寺院殿堂梵塔,宏偉雄健,貯藏經書頗豐,是太原府城內最大的佛寺之一
聽著趙不廉娓娓到來的太原古蹟歷史,宋哲武不禁暗自佩服趙不廉不愧是做過山西省立國民師範學校校長的人,學識果然豐富。只是宋哲武覺得趙不廉做學者會更好,做政客嗎,誠實的趙不廉可是不夠格。
趙不廉不知道宋哲武的心思。指著遠處按司街接著說道:“不過這大中市修建的倒是很有特點,有時間文戈應該去看一看。民國二年,陽曲商人劉佔元建立大中市,因其址原為寺院,為避邪之故,遂將新建築設計為龜形,樓頂為圓形,以示龜蓋。四角開四門,表示龜足;前門向南通按司街,門左右各闢一店鋪。表示龜眼;北端連火焚後的殘宇千佛閣,有一火巷通出,表示龜尾。新商場竣工後,以原寺院名的諧音命名為大中市。”
趙不廉滴酒不絕地給宋哲武“普及”這裡是知識,一路來到了首義門。因為外有正太鐵路、鐵路警察局以及眾多私營的汽車匠輸愕僕訕,交通運輸十分方便,宋哲武的新興華公司就設在首義關外。
因為這裡交通便利,這裡私營的小工廠和作坊雲集,被李如娟派來太原選擇新廠址的孫佳惠一眼就看中了。因為閻錫山對宋哲武主動把他的寶貝工廠遷到太原一事十分重視,所以特意指派他的秘書長賈景德負責此事。對於孫佳惠要把工廠設在首義關外的首義街上。賈景德很為難,雖然他知道興華公司遷來太原對於閻錫山的意義,閻錫山也有指示要他提供一切方便,廠址在太原城除了總督府他可以選擇任何一處地方。
可是這首義關外商家實在是太密集了,如果要選擇在這裡,就得遷走大量商家,費用不說,這些商家沒有人會願意遷走,一個不好就會鬧出事端,要是學生們在藉機鬧事,那他賈景德可就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為了解決財政困難的問題,滿足閻錫山大量擴軍的需要”咕年春,作為省公署秘書長的賈景德與財政廳長楊兆泰、山西省銀行行長徐一清共同謀劃,建議估價徵收房稅。
徵收房稅的政策一出**,立刻引起上自官伸,下迄百姓的普遍不滿。全省上下民怨沸騰。太原各大中學校的數千名學生舉行示威遊行。示威學生先衝進省議會,嚇跑了議長和議員,接著又包圍了督軍府。在派出交涉的代表遲遲不見出來的情況下。激憤的學生一哄而起砸了督軍府的牌子。
迫於情勢,閻錫山不得不收回成命,手諭:“房屋估價補契辦法。著即取消。關於此項稅款,如有收起者。立即退還,以昭公允在達到目的,撤退返程途中。示威學生把怨氣一股腦撒在賈景德等出謀劃策者身上。賈景德及楊兆泰、徐一清寓所被餘怒未消的學生全部打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