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舉動的,宋哲武深知這一點,因此他也並不是想要蔣介石明確表示同意,只要蔣介石知道這件事就行了。

緊隨蔣介石的電報而來的,是宋子文的一封電報,宋子文顯然是從蔣介石那裡知道了宋哲武送禮這件事,不過宋子文為人一向比較灑脫,要他感謝宋哲武,那是不可能的。

宋子文來電的目的,是詢問宋哲武在太庫鐵路籌款一事上是如何操做的?怎麼就會輕易地聚斂起三個多億?這些手段即使不能用於國民政府各項預算的籌集,就是僅能用在修建鐵路上,也是好的。要知道,南京可是有幾條計劃中的大鐵路,就是因為錢的原因,遲遲無法規劃完成。

對宋子文這個盡職盡責的財政部長,宋哲武還是很有好感的,何況如果他的籌資手段真能被宋子文在國家建設上加以複製和借鑑,那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情,他宋哲武是不可能不盡心幫助的。

宋哲武給宋子文寫了一封長信,在信中詳細介紹了太庫鐵路募集資金的全部方案和細節,也對以後宋子文在其它地方使用這種籌資方式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然後,宋哲武招來了趙丕廉和李如松,對兩人詳細交待一番後,又交給李如松興華剛剛趕製出來的的肉色和黑色絲襪各一百雙,趙丕廉和李如松兩人帶著那些禮物,以及幾十名技術工人,匆匆南下上海、南京,因為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到春節了。

送禮就要送到位,冰箱和收音機倒是好說,只要接上電源就可以使用,可是空調就有些麻煩了,它的安裝除了泥瓦匠,還需要有專業技術的工人來做的。

上海的歷史其實很短暫,現代上海的歷史其實是要從1843年上海開埠算起。

因為《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1843年英國、美國、法國在上海開設了居留地,也就是租界。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機構工部局,事實上演變成獨立於清朝行政與司法管轄權外的租界。

此後,上海形成了2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黃浦、靜安和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主要是公共租界(英美租界);盧灣、徐匯兩區的核心區域主要是法租界;長寧則是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而閘北和南市兩片中國管理的區域(華界)則被租界分割互不相連。

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幾十年來未被戰火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絡,上海很快就成為西方列強進入中國的最重要門戶。

由於西方商人們的大量湧入,在租界裡形成了大量西方建築區和西式文化娛樂場所,使上海被稱為“十里洋場”、“東方巴黎”、“魔都”、“遠東第一都市”,上海也因此成為受西方文化影響最深的中國大陸城市。

由於這些歷史因素的影響,上海人擁有完全不同於中國內陸省份民眾的傳統的價值觀,甚至就是和近在咫尺的寶山等周邊地區的人們的觀念也有明顯區別。他們對一切事物都以實用主義的思維方式加以考量,雖然上海人很精明,可是他們的特點也更明顯,功利市儈,推崇西施文化,對中國傳統理念往往不屑一顧。因此,上海人也往往最能開中國風氣之先,成為中國大陸城市中最時尚的地方,也是最崇洋媚外的地方,許多新思想、新觀念、新時尚都是從這裡流傳至全國。

不過,31年春節剛過,一個迅速傳播開來的訊息,卻在習慣於崇洋貶中的上海人心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在上海引起震動的是絲襪、冰箱、空調這三樣東西,這些東西不要說見過,就是這些名詞也是他們第一次聽說。

而最為關鍵的問題是,這幾樣東西並不是什麼西洋玩意,而是據說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貨,而且還不是上海人制造的,而是山西那個窮地方自己研發生產的。

對於山西,絕大多數上海人都是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