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新的,可是也讓宋哲武很滿足。如果是新的裝置,即使是在現在西方飽受工業化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的困擾,所需要的費用對於宋哲武來說也會是個天文數字,也是他所承受不起的。

就是這樣,他現在除了在北方投資發展銀行裡的錢,他已經在沒有可動用的餘錢了,包括在美國宋哲文那裡也是一樣。

因為宋哲文那裡除了黃金,其它的錢,絕大部分都已經按照宋哲武的囑咐,趁低購買了美國各大軍火公司的股票。這些軍火公司的股票那是絕對不能賣的,二戰一起,這些軍火公司都會大發橫財,宋哲武的戰後發展資金還要依靠它呢。

即使是現在每年的分紅,宋哲武也不會動用,他要宋哲文把這些錢準備購買白銀期貨,兩年後美國就會開始醞釀出**“白白銀法案”,這個法案可是給中國等幾個銀本位制的國家的金融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因此促使中國不得已放棄了銀本位制,美國也因此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宋哲武發誓要從美國政府手中搶回來一些。

宋哲武所有關於這次西方經濟危機的概念,都是來自於他前世的記憶和當今在國內報紙上零散的訊息,對這次危機的嚴重性並無深刻的實際感覺,因為這次危機畢竟沒有影響到中國的經濟,或者說對其影響極其微小。甚至從某些角度來看,這次橫掃歐美的經濟危機對中國還是很有力,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糧食充裕了。比如,國內麵粉的價格現在就在一路緩慢地走低。在宋哲武的記憶中,這個趨勢一直持續到抗戰開始。

但他在聽取了李如娟和王動兩人彙報歐美危機的情況後,對危機給歐美等西方國家經濟造成的困境還是深深地感到驚訝。

在這場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因為貸出去的貸款無法收回,資金運轉系統被破壞,銀行無力應付擠兌,因此,受經濟危機影響最深,也是最直接的就是銀行系統。

以歐美為例,美國在這一年中,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銀行就倒閉了數千家,在歐洲,僅英、法、德、意這四家老牌強國倒閉的銀行就有8000多家,如果算上那些二流強國,倒閉的銀行要上萬家。

貸款的企業,因為產品銷售不出去,沒有盈利,也就還不上貸款,倒閉那是必然的。即使是那些自有資金比較充足的企業,也因為沒有盈利,還要維護裝置、設施,又要給工人工資和交付其它各種費用,也是艱難維持,倒閉也只是時間的問題。這個時候,只有大型和有門路得到微不足道的訂單的企業才可以生存下去。因此,倒閉的工廠企業更是數倍於倒閉的銀行數目。

這時的歐美,因為還不上銀行貸款,破產企業被強制拍賣裝置、設施的每天都有,而因為整個西方都陷入經濟大蕭條中,幾乎沒有任何企業會在這個時候擴大生產,更不要說新建或接手這些企業了,除了瘋子是沒有人會向這個吃錢的無底洞投資的。因此,二手裝置的價格低得讓人都不敢相信,根據裝置的新舊不同,僅有原值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可即使這樣,還是很少有人問津。

據李如娟講,要不是蘇聯人也有數個政府採購團在歐洲四處活動,像瘋了似的大量採購工業裝置,她購買裝置的價格還會更低一些。

宋哲武很懊喪自己沒有餘錢了們否則他還會買回更多的裝置,建立更多的企業,是他的工業體系更全面,也更加完善。

他這時很羨慕斯大林,斯大林有整個蘇聯政府做後盾,可以把它有限的資源都投入到藉著危機去購買歐美的裝置來,據他的記憶,蘇聯正是由此在西方極不情願的被動幫助下,很快建立起完善,甚至也可以說是十分強大的工業體系。這也是蘇聯可以在二戰中最終贏得勝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懊喪也好,羨慕也好,他畢竟不是斯大林,他是宋哲武,他還要正視現實,很好地利用這些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