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頒佈十五稅一的稅賦後,對江南衝擊極大。

郗超提醒過幾次。

然而江東要供養這麼多士族豪強、風流名士,不可能學梁國減免賦稅。

看到桓溫一臉興奮之色,郗超知道勸了也沒用。

這位當朝大司馬的心思一向都在建康朝堂上,這麼好的一次機會,怎會輕易放棄?

當然,桓溫也沒有放鬆警惕,加強了漢水的防禦,又從江陵、公安調來萬餘人馬,協防襄陽外圍關塞,襄陽城內,還有桓豁坐鎮。

看上去萬無一失。

隨後,桓溫發兩萬步騎水陸並進,順江而下,排場弄得極大,旌旗綿延數里,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嚇唬嚇唬建康。

每次這麼弄,建康朝廷也都乖乖就範,幾乎形成慣例了。

荊襄百姓在各地官府的逼迫下,也來搖旗吶喊湊聲勢。

這年頭,只要官府有點什麼動靜,百姓就疲於奔命。

但官府的人一走,百姓立即怨聲載道。

“可算走了。”

“襄陽駐紮這麼多兵,賦稅雜役越來越重,日子越來越難咯……”

人群之中,楊略望著五彩斑斕的樓船若有所思。

“大魚已走,兄弟們的網已經鋪好,只等掌櫃一聲令下!”身旁一干瘦漢子道。

校事府提前佈局,楊略親自南下主持,這鍋湯已經熬了五年。

荊襄即便是石頭,也差不多煨軟了。

桓溫搜捕細作,清除的都是一些外圍小魚小蝦,校事府的核心在荊襄豪強的照拂下,並未受到多少打擊,說書人也從明面轉為暗地裡,反而吸引了更多人來聽。

“掌櫃,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一旦大魚回巢,不知又要再等多少年。”另一個衣衫襤褸漁夫扮相的人低聲道。

“南邊的水都向著北邊,掌櫃還有何疑慮?”乾瘦漢子湊近一步。

今年朝廷宣佈十五稅一,對江南百姓有致命誘惑。

尤其是祖籍北方的流民,落葉歸根,他們從沒忘記對故土的思念。

如今北方已經不是胡國了,都想著回家。

若不是校事府暗中規勸他們忍耐,數月之前就爆發一波更大的移民潮了。

至於荊襄百姓,對梁國也頗有好感,當年釋放的戰俘,很多都被思想改造過,知道晉朝的各種齷齪事。

江東新君即位,正好來一個措手不及。

“要麼不動,要麼就將荊襄掀的天翻地覆,既然時機已經成熟,那就收網咖。”楊略眼神逐漸銳利起來。

整整五年,他隱姓埋名,連家人都不得相見,也不知兩個兒子長多高了。

而他這麼賣命,一方面是報效朝廷,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