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路,才終於到了長興大隊。

長興大隊四周是一片平原,附近倒不是沒有山,但從長興大隊到山腳下,要走四五里路,所以長興大隊的人等閒也不會去山上挖野菜之類的。

真要挖野菜,也不用非得去山上,田間地頭,路邊的水溝旁,到處都能挖到野菜。

除非是秋收之後地裡沒活了,村裡人才會成群結隊的去山上找山貨。

知青院是座挺大的院子,據說這裡曾經是地主的家,除了五間正房之外,左右廂房各有三間,還有前後兩個大院,前院還有兩間倒座房。

儘管經過了歲月的侵蝕,但從建築風格上來看,依舊能隱約窺見昔日的輝煌。

所以哪怕現在知青院裡已經住了8名知青,現在又來了他們6位,加在一起已經14名知青了,但住的依舊很可以很寬敞。

唐隊長把他們帶到了知青院之後,交到了現在的知青隊長關林清手上就不再管了,看著關林青指揮著眾人幫新到的知青們把行李卸下來,就趕著牛車回村了。

知青院的位置稍微有點偏,算是在整個大隊的外圍,離著他們最近的一戶人家,也有十幾米的距離。

原本的八位知青,有三位男生,五位女生。

這次分過來的6位,是兩位男生,四位女生。

其實下鄉的女知青多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大多數的家庭都不捨得讓兒子下鄉,就算有兒子的名額,也會讓閨女抵上,如此一來,下鄉的女性就居多了。

原本的8位知青都住在正房裡,畢竟正房裡有炕,廂房和倒座房裡就只有床,而這裡地處北方,夏天的時候還好說,冬天若是沒有火炕,日子是相當難熬的。

現在正房裡還有鋪位,尤其是男生這邊。

正房是5間,裡面的佈局是中間一間是堂屋,兩側是套間臥室。

兩個套間是外間的臥室稍大一些,裡間的臥室稍小一些。

女生那邊外間住了三位,裡間住了兩位,現在倒是剛剛好,新來的女生就要住到廂房或倒座房去了。

但男生這邊只有三人,現在又來了兩人,正好5人,正屋裡剛好可以住得開。

不過樑朝明拒絕了,有兩間倒座房,他挑了其中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