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取得這麼大的戰果。第二是時間短。鑑於第一個弱點,日軍勉強集結兵力,進行一些區域性進攻作戰,只能是短期行為,速戰速決而已,不可能將作戰時間拖得很長。例如日軍進攻南昌,悄悄抽調武漢地區的兵力,等到**全面反擊,南昌吃緊的緊要關頭,卻不敢再抽武漢兵力,只得從遙遠的上海抽調海軍陸戰隊:
日軍進攻長沙,亦悄悄抽調武漢地區約二十萬兵力,打到長沙城下,戰況吃緊,卻無法再抽武漢之兵,只得掉頭就跑,退回原處;日軍此次發動對廣西的作戰,又是從廣東和臺灣抽調兵力,都是同樣的原因:
第三是攻擊距離短。由於兵力的限制,日軍只能作一些短促突擊,短距離的進攻,大縱深、大範圍的機動很少實施。第四是後方空虛。日軍攤子鋪的太大了,兵力分散,不但在佔領區內兵力不足,其國內也兵員枯竭,在其本土只有幾個近衛師團在裝門面,從而使在日軍後方遊擊的部隊獲得了發展壯大的機會。雖然在與我軍對峙的第一線,日軍不得不置重兵,其實是貌似強大,實質上是虛張聲勢。”
聽了高飛的一席話,眾人頓時感覺茅塞頓開,連聲叫好。
餘漢謀關切地問道:“高長官,你既然已經洞悉了曰軍的虛實,那麼我軍應該如何來應付呢?”
高飛說道:“其實以我軍主力師的戰鬥力,即使在面對面的戰鬥中,部不會弱於日軍,只是傷亡會很大,所以我不主張採用這種硬碰硬的打法,更何況戰區的其他部隊,乃至**的大部分部隊都還達不到這個水準。故而,必須採取巧妙一點的辦法來應付敵人,在消滅日軍的同時還能夠降低自身的傷亡!”他看到指揮官們都露出思索的神情,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我認為在不久前的長沙會戰當中,第九戰區的戰法就很值得借鑑,不知道你們認為怎麼樣?”
高飛拋磚引玉之後,指揮官們立即回憶起長沙會戰中第九戰區的兵力部署和戰略戰術要領,從中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
余文正首先站了起來,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說了出來:“第九戰區採取的指導思想是佔領兩翼,後退決戰,透過節節抵抗來疲憊日軍,等對方從開始時的強悍、銳利,變得軟弱不堪的時候,才集中優勢兵力全線反擊,從而使日軍無法發揮自己的優點,最後被**打回武漢,盡復失地。”
高飛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非常好,完全把握住了薛嶽將軍發明的後退決戰的要素!”
(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六章 戰略分析
馬德弼補充道:“用堅韌的阻擊來剋制日軍的速度,用伏兵對付日軍的銳利,用保密來對抗保密,第九戰區對日軍研究的非常透徹啊!”
餘漢謀接著說道:“戰區民眾的支援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我聽說為了降低日軍的推進速度、破壞其運輸補給線路,戰區所在的地方政府發動群眾,把公路路基都挖平了,迫使日軍步行前進,不但無法保證速度,而且很快被拖垮了。”
馬德弼笑著說道:“咱們委員長不是說過’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嗎?全民皆兵加上焦土抗戰,日寇焉有不敗之理?”
眾人聽了他的話都哈哈大笑起來,顯然對第九戰區的戰術非常認同。
高飛暗暗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道:
“薛長官的作法我認為還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日軍所到之處,少不了燒殺搶掠一通,給戰區的民眾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為了阻敵前進,組織民眾把公路全部挖平,橋樑徹底炸燬,從軍事的角度來說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日軍退卻之後,還是要民眾自己來修復,無形中又增加了他們的負擔,如果反覆進行的話,誰能夠承受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