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越往後面,天氣越冷,對再生稻的生長也就越發不利。就像他們現在這些水稻一樣,即便本是晚稻的香米稻,在空間水的澆灌下,都可以算是早稻,這才有可能再收一季。

於此同時,他也看得出來,沈箮對這水稻的種植研究很上心,他這也算是幫助她達成心願。

兩人在這商量的時候,黃曉英就繼續在網上搜尋這越年再生糯稻的具體情況。

很快,黃曉英回過頭去,有些沮喪地對沈箮他們說,“我查到了,據說這種越年再生糯稻第一次種植的時候確實不錯,但第二年的話就只有三百公斤了。而且越冬的問題還不是很好處理,最起碼得保持三度以上的溫度,溫度再低的話就會影響來年水稻生長。還有,哎這水稻也不是種下去就不管的,也得翻地施肥,曬田之類的……”

沈箮就笑,“你以為真有種下就不管還能高產好吃,哪有這樣的好事不持續追加肥料的話,稻田怎麼可能有好的收穫。”

方信也說,“這翻地更是麻煩種植普通水稻的話,直接全部推翻重來就是,這越年再生稻不可以挪窩,翻起來會更麻煩。而且這產量,難怪推廣起來困難……”

沈箮也表示附議,“想要推廣,得先把上面幾個問題解決好才行,要不然都是空談……”

“那你們還要不要去買這稻種?”黃曉英問道。

沈箮呵呵笑道,“當然要,這也是相當值得研究的專案嘛反正我都決心在這種田了,多搞幾個專案,生活也不至於太過無聊”

黃曉英朝她豎起了大拇指,又問她,“哦,對了,你們種的這常規稻可以推廣不?我看你們說產產量不是比雜交稻還要高嗎?”

沈箮瞥了她一眼,“想推廣哪裡那麼容易……今年收成是不錯,可也要等性狀穩定下來再說,如果明後幾年,這些可以留種的常規水稻還和今年一樣高產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小規模範圍內的推廣。”

“原來你們自己心底也沒底氣啊……”黃曉英就笑他們,“不過這貿然推廣出去是不太好,搞不好還會被罵。”

方信則說,“這高產的常規稻才是正兒八經應該好好研究的物件……”

黃曉英立刻糾正他,“應該說高產的常規稻還能收穫再生稻的,才是最理想的研究物件。童鞋們,努力吧,世界的糧食問題,就靠你們來解決了。”

沈箮就笑,“得了吧,我們可沒那麼偉大。明年種些常規稻在養魚的稻田裡試試看吧話說今年這香米稻的種植效果還真不錯,吃起來也好吃。”

不過黃曉英補充得也真好,方信覺得他自己倒是有些失策,養魚的這塊稻田就光種香米稻了,這是雜交水稻,明年不能留種,得去重新買種子才行。如果是常規稻的話,就可以不受種子公司的影響,不管是補種還是什麼的都特別方便。

由此,方信也下定決心,在空間裡培育出新品種的,高產的,好吃的,常規稻種來。當然,也可以試驗一下割掉之後再生稻的情況如果。如果這幾樣因素都齊全了的話,倒是可以考慮著自己先種植一些的,也算是滿足了沈箮這個農學畢業的學生的願望。先前的食用菌種植,雖然賺錢多,但在她心底也認為是副業,只有這主糧的研究,才是造福於人的王道。

至於這懶人稻,倒是非常適合種植在空間之中,如果方信能有合理渠道將產出的稻穀拿出去的話。

空間裡肥力充足,不需要施肥翻耕,又是最適宜各種莊稼植物種植的環境。收割之後,都不用播種,等著收下一茬就是,那簡直跟穀子樹簡直沒什麼區別。

黃曉英也自告奮勇說她到時候去考察,這人就在江城市的下屬區縣裡,這會稻穀才收穫不久,應該還有稻種。其實根本不愁沒稻種,人家還想將這種越年再生稻四處推廣開來呢

折騰完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