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肅穆”都有點過分,“清幽”更沒著落。回馬嶺本是附近群峰的最高點,如此說法,實在沒什麼道理。或許本身就沒什麼,不過是大家瞎猜疑罷了。
然而的確沒有別的字了,常思綱費了好大的勁試圖尋找點什麼,證明不過是徒勞無功,終於放棄了。其時已經是正午時分,秋陽如火,蒸烤著大地,回馬嶺上的巨石已經被曬熱,因為此處樹木較少,無可藏身,加之沒有一絲風,眾人還是來到大殿暫避,順便在此處稍微吃點東西,補充點水分,而李山西是不肯閒下來的人,隨即拉著宋柏青出了大殿,環繞著道觀走了一圈,看看還有什麼發現。
這座道觀,年代雖然久遠,但是建造的還算堅固,所用石料也是比較講究的,故而雖經風吹雨打,且無人修葺,大殿和院牆依然能儲存的完好。李山西出了山門,轉而往東,東側院牆,順著山勢曲曲折折,向北而去,一直到大殿後牆位置,突然拐彎,院牆變矮,牆體也薄了。李山西叫來常思綱,讓他看看這牆體是否因為坍塌而變矮,思綱認真看了,搖了搖頭。圍牆為什麼要建成曲線形狀,從一個匠人的角度來看,建成曲線費時費料,卻並不堅固,這種設計,委實費解。這件事以前思綱就看到了,但是沒有想出為什麼。
宋柏青一直沉吟不語,和他們兩個不同,他們只是研究圍牆本身,而他則是注意看周圍的地形,注意看山頂難得的那幾顆柏樹。
沿著後牆來到西側院牆,這裡和東側圍牆非常對稱,牆體的高度、厚度、曲折的程度都嚴格對稱,一直到南側,圍牆才轉而變厚,牆體加高,終於匯合到中央,形成石拱頂,構成了闊約一丈有餘的山門。
這兩側圍牆,宛若游龍,南部為龍首,北頭是龍尾,二龍匯合,兩隻大嘴構成了山門,這個設計,頗具匠心!
宋柏青看著李山西:“山西兄,你注意過這裡的樹木嗎?你看。”他順手一指。
李山西、常思綱和才由大殿出來的譚家父子順著他手指看去,只見幾株大樹,老樹虯枝,樹杆如鐵,擰著一個個麻花,艱難的生長著。
第八章 霧滿龍崗
這些樹顯然歷史更為悠久,要遠比道觀古老,當初建造道觀時,人們可能就曾在樹下乘涼,其後很多的道士山人、善男信女也都曾在這裡坐過,以至於樹下有很多比較大的方形石,圍繞著每一株大樹。
松柏適合在山高苦寒之地生長,四季常青,不懼乾旱,樹根可以扎入岩石的縫隙,並從那裡汲取絕不豐富的水分,在回馬嶺見到別的樹尚可奇怪,而見到松柏,大家還是覺得習以為常,司空見慣。
這些樹有什麼特點?宋柏青為什麼指點大家觀看?每個人都望著他,聽他解釋。宋柏青一向很沉穩,此時也不急於說話,他點上煙,猛吸一口,然後用低沉的嗓音,解說他的發現。
“剛才山西大哥看到了道觀的圍牆,感覺裡面大有深意。”譚氏父子聽了,微微頷首,這圍牆他們見過無數次,但熟視無睹,不覺有異,的確,圍牆有必要建成彎彎曲曲的形狀嗎?所以他們都神情專注的繼續聽下去,“我開始也這麼認為,但我觀察了這裡的樹之後,有個想法,提出來大家看看。”
眾人都默不作聲,雅不知樹和圍牆有什麼關係,所以只是望著他,希望他作出說明。
“我發現,這裡的樹呈螺旋狀,扭曲著上升,不是尋常樹木的形狀,這說明山頂風大,而且一年四季主要風向輪流轉,導致樹木總是沿著一個方向旋轉,故而長成這種形狀。夏天這裡是南風,秋天變成了西風,冬天是北風,春天是東風。是不是建造道觀的時候,當時的人們注意到了這種形狀,所以把圍牆建成曲折的,可以有效地抗擊風的力量呢?”
這倒有可能!南側是厚厚的圍牆,而且有山門通風,北側有房屋作為屏障,東西兩側只有薄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