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大才想到這個詞,賈詡微微皺起眉頭,荀彧雖然被何顒譽為“王佐之才”,畢竟尚不滿三旬,未經世事磨練,蓋俊的表現是不是太過了?亦或是,其天縱奇才?
“文若,任我驃騎將軍府司馬如何?”蓋俊笑問道。此司馬非軍中成建制的別部司馬、軍司馬之流,雖然僅僅六百石,卻與長史賈詡平齊,位次稍遜。如果說幷州刺史部別駕、治中乃是蓋俊文事上的左膀右臂,驃騎將軍府長史、司馬則為武事上的左膀右臂。
賈詡訝然,驃騎將軍府按制有長史一人,司馬一人,從事中郎二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御屬三十一人,長史、從事皆齊備,掾屬、令史御亦召數十人,惟獨空缺司馬一職,幷州真的沒有人可以擔當司馬?當然不是,難道蓋俊專門為其所留?
對一個新人來講,驃騎將軍府司馬這個位置不可謂不高,權勢不可謂不厚,只要荀彧點頭,他立刻就可以協助驃騎將軍蓋俊管理麾下十數萬人馬的所有事宜。
荀彧沉默良久,抬遙望北方,他和袁紹志向不合,去鄴城也是枉然。雖然他至今看不出蓋俊的志向,但他卻是自己心中目前為止最符合拯救社稷的人。
荀彧乃躬身道:“將軍親至邀請,豈敢不從?”
蓋俊笑而扶之,他自不會說出“吾之子房”這等無腦的話,也不認為招攬到荀彧,就可以馬上收得大批青史垂名的潁川賢才,他沒有袁紹那麼大的影響力,曹操也是按照荀彧規劃,成功挾天子以令諸侯,才使潁川俊傑歸心。
宗族自有四兄荀諶接應,荀彧離開大隊,隨蓋俊而走,其很快進入角色,坐在馬車上便開始向蓋俊進言,“將軍幼有盛名,孝勇聞於天下,弱冠出仕,在朝,則名士傾心;在邊,則羌胡拜服。中平黃巾卒起,將軍奮勇爭先,數斬賊帥,功高封,旋師西北,所在皆平,威震天下。”
“將軍據龍潛之地,控帶雲朔戎狄,英才畢集,帶甲百萬,今董卓亂政,世道紛亂,蒼生所望者,將軍與袁氏耳。二袁之間,權力相併,各自樹黨,兄弟尚不相容,能容天下事乎?依彧之見,天下走勢,惟在將軍。”所謂龍潛之地,是指太原郡晉陽,幷州刺史部治所。昔年漢文帝八歲為代王,二十四歲才登基,龍潛晉陽十六載。
蓋俊說道:“未知前路也。”
荀彧道:“將軍欲所施展,則必掃司、涼。董卓廢立、韓遂叛逆,此等國賊,破之不難。”
蓋俊似笑非笑道:“二人各擁兵十數萬,謀士如雲,猛將如雨,豈能卒除?”
“不然。古往今來,暴逆不臣,貪殘酷烈,無過董卓。將軍高舉義旗,跨河而南,克復雒陽,自抵函、桃,會河東之眾,勤王長安,梟董卓,撫三輔,鼓行而西,韓遂小丑,抗拒即亡,傳書河西,四郡必安。屆時擁三州之地,立不敗之基,繕宮室,納賢才,復威信,不出數年,天下可傳檄而定也。”函即函谷關,桃即桃林塞,皆在河南尹(雒陽)與京兆尹(長安)之間的弘農郡。河西四郡則是涼州黃河以西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蓋俊家鄉。
天下事絕不會像荀彧說得這麼容易,他只是給出一個宏偉的戰略藍圖,即先除董卓,擁戴天子,再平韓遂,成強秦之勢,而後東出旋門關(虎牢關),奉國家以徵天下。
可以說這是目前蓋俊最佳戰略路線,沒有之一。
問題是,他對是否勤王抱有疑慮。
挾天子優勢當然很多,比如收攬人心,天下才士皆願效命,走到哪都有人擁護,比如能夠插手諸侯尚未形成絕對統治的地區,收買勢力較小的割據者,無往不利。比如師出有名,以大義壓之,震懾宵小……
但它的缺點也不少,天子就是天下之主,有事經過他否?經過,則其名正言順收權,不經,則遭到世人斥罵。而且在外征戰,還要提防政變,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