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泰戈爾正忙於國際大學的籌辦和在歐美的訪問,沒有能成行。

1922年冬季,梁啟朝領導的講學社又邀請泰戈爾來中國訪問。

泰戈爾接到邀請後很高興,決定於19年8月前往中國訪問,可是,泰戈爾這時候的身體狀況不太好,因此將訪問的日期推遲到第二年的春天。

第一百八十四章關於詩歌的話題:

☆、第一百八十五章 泰戈爾與新文學

林子軒看得出,梁啟朝和胡拾他們對於這次泰戈爾的訪問非常重視。

這是一個&ldo;崇洋媚外&rdo;的時代,當然,這個詞的意思和後世的不大一樣。

當外國列強用洋槍大炮轟開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時,中國不得不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尋求救國的道路。

中國的近鄰日本,正是因為透過明治維新,學習了西方的先進技術,開啟了工業化的浪潮,從而變得強大。

於是,有人提出了&ldo;師夷長技以制夷&rdo;的策略。

在這種思想下,一代代的中國人前往歐美等國留學,學習技術,學習文化,期望能夠改造社會,振興國家。

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對西方的科技和文化推崇備至。

新文化的開端就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德先生指的是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賽先生指的是數學和科學。

青年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向封建禮教以及封建專制思想發起猛烈的攻擊。

有些學者甚至提出了中國全盤西化的主張。

所以說,這是一個&ldo;崇洋媚外&rdo;的時代,不少人認為西方的文化和科技都是好了,只要中國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治理國家,就一定能強盛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