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還是從藝術角度,都是絕品。”宋琦寬著他的心。
“我還是相信柳老弟的能力。”賴繼學說到,他們聲音雖低,並沒有瞞過柳致知和阿梨,兩人一笑。
村中的路如同江南水鄉的古鎮,幾步一動,便景隨路轉。沒有多長時間,便到村子中心,這是一戶很大的院子,入門一個影壁,四周迴廊,雨天不會溼衣。過了院子,是堂屋,迎面的牆上是一幅山水,柳致知一眼望去。心中一震,不是這幅山水是名家作品。而是這幅山水已得jīng神,下面落款是賴承輿,柳致知並未聽說過。整幅畫展現在面前,房屋之中立刻生動起來,似乎融山川於一紙,整幅畫和筆法並不出眾,稱不上名家之作,但作畫之人絕對不簡單,已得山川jīng神。並能將之融入畫中,這樣的畫已是風水法器。
賴後觀和賴繼學,還有賴家人上茶,眾人在椅子上落座,柳致知卻沒有入座,而是站在畫前感受著。
賴繼學見此走了過來:“老弟,發現了什麼?”
“賴承輿是誰?此畫已攝得山川jīng神。不能算畫。”柳致知說到。
“賴承輿是我家祖輩,賴家近幾代排行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來定輩分,我是繼字輩。”賴繼學這樣一說。柳致知立刻明白了賴承輿的身份,是賴繼學祖上,也難怪有這樣的水平,作為一個風水世家,風水之術jīng深,達到攝山川jīng神入畫程度,雖難,但並不出人意料,當然賴承輿筆法不如真正名家也就不以為奇了,畢竟不是專職以畫成名。
“小柳好眼力。”賴後觀一聽兩人在這裡討論,放下杯子,笑著說,其他人正在喝茶,聽到柳致知和賴繼學的對話,也紛紛將注意力投到畫上,不少人立刻發現了不同,不由起身趨到畫前。
柳致知見此,脫身出來。“柳老弟,提到書畫,聽說你得到錢文之先生的讚賞,哥哥我一生難得結婚,不如寫一幅字給我。”賴繼學眼珠一轉,又開始打柳致知的主意。
柳致知也笑了,說:“老兄大婚,兄弟當遵命,我身上可沒有帶紙筆。”
“我賴家好筆好紙還是有的。”賴繼學說著,喊了一個人,吩咐幾句,到書房之中,取來上好的宣紙和筆墨硯臺,柳致知看了一下紙,手輕輕一撫摸,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不由贊到:“好紙,這是生宣,有不少年份了嗎?”
“我知道老弟的書法,特地取來好紙,是建國初的紙,現在如果賣的話,已是數萬都不能出手。”賴繼學說到。
柳致知開始研墨,墨錠之上,蒼佩室謹制幾個字,是清末胡氏墨中貢品,,散發出一種淡淡的墨香,sè澤黑sè,略泛紫sè,柳致知心中感嘆,這就是真正大家族的底蘊,自己雖好書法,字也算登堂入室,但所用紙墨與賴家一比,檔次上就差了許多,在市場買的也算jīng品,比起這種傳承不知多少代的世家,自己家中只能算是暴發戶。
筆硯也是世人極難見到的jīng品,柳致知親自磨墨,生宣對墨跡洇染很強,墨如果水多一點,黑sè淡一點,容易洇開太大,如果過濃,卻又體現不出那種韻味,所以柳致知親自動手,憑自己經驗和入微的感應,使之得到恰如其分的效果。
柳致知沾墨而書,一氣呵成:“地得一以寧,擇居善地,常德不離,上善若水,知雄守雌,地道光也!”柳致知寫的是散句,主要摘錄化自《道德經》,最後一句是來自《易經》坤卦,整個既點出了風水世家的特點,又富含哲理,倒也非常應景。
落款之後,從身上取出明道印,一印之下,頓時一股氣息油然而生,賴後觀臉一下嚴肅起來,他是風水世家,不像外面的不少風水師,有理論而自身無修為,賴家自有一套秘傳方法,不然的話,風水之術早就衰弱,他感應到了柳致知這一幅字中所含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