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行搶灘任務的,是美軍第一步兵師以及英軍第三十九、第四十五步兵旅,而在他們地對面,則是佈滿地雷的海灘、高達三十公尺的峭壁懸崖。在那懸崖之上,經過數年戰火洗禮、作戰經驗豐富的德軍第三五二步兵師嚴陣以待。
戰鬥在美軍艦載重炮的火力壓制下打響,當德軍的海岸重炮實施還擊的時候,第一批搶灘地二十九艘登陸快艦,在漫天騰起的水霧中穿行著逼近海灘。
盟軍所用的登陸快艦,被盟軍登陸士兵戲稱為“開口棺材”。這種平板車一般,只擁有脆弱護甲的快艦,不僅不具備靈活性。而且抗風浪能力脆弱異常。在僅有的兩名舵手操縱下,這種搭載量為三十人的無蓋棺材,一個搞不好就會傾覆在海面上,而那些德軍佈設在海水中地水雷,無疑增加了這種登陸艇靠近海岸的難度。
就這樣,在短短不到三十分鐘的時間內,二十九艘登陸快艦中,就有二十七艘在還沒有靠近海岸地過程中傾覆,或是被德軍擊沉,數百名美軍士兵,不是被德軍的火力擊斃,就是墜入海中,並最終在沉重灌備的拖累下,活活溺死。幾乎就是那麼一眨眼的功夫,原本湛藍色的海水就轉為淺紅,浮浮沉沉中,盪漾在海面上的屍體令人咋看之下不寒而慄。
從早上開始的搶灘作戰,一直延續到中午時分,付出了慘重代價的美英聯軍,才在奧馬哈海灘上,建立起了一個並不牢固的進攻點。數千名士兵浸泡在渾紅色的海水裡,憑藉著德軍扎築的鋼筋水泥障礙物,向懸崖之上的德軍火力點還擊。
曾經一向為楚思南所藐視的英國士兵,在這場登陸作戰中表現的相當英勇,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精銳的第三十九旅,剛剛在海灘上站穩腳,便在悅耳的蘇格蘭風笛、腰鼓所組成的樂曲中,前仆後繼的湧向懸崖。
也許對於來自英倫計程車兵來說,蘇格蘭風笛所吹奏出的曲調,能夠帶給他們無窮的力量和勇氣。那混雜著激昂腰鼓聲的樂曲尖銳而高亢,它撕裂了紛雜的槍炮聲、爆炸聲、撕心裂肺的呻吟聲,響徹整個奧馬哈的上空,激勵著無數士兵奮勇向前。
“戰鬥不息,曲聲不止。”
當奪取奧馬哈的盟軍部隊,最終登上懸崖,拔掉了德軍火力點的時候,全員上千人的第三十九步兵旅僅餘傷病六人,其餘士兵全部倒在了漫長的海岸線上。在這六名倖存下來的傷員中,有一名被爆炸的彈片切去左手整個手掌計程車兵,這個叫理查德埃爾曼的傷兵,就是第三十九步兵旅的風琴手,在整場戰鬥中,他吹奏的風琴聲沒有哪怕一秒鐘的息止。有感於埃爾曼在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的英勇表現,在這一戰之後,英國國王喬治親自為他頒發了一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二戰結束之後,埃爾曼定居法國諾曼底,成為了諾曼底登陸英第三十九步兵旅烈士墓的守墓人,這位風琴手在他餘生所有的歲月裡,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黃昏的時候,站在那一排排白色十字架的最前方,吹響他手中的風琴。
五月二日,這個被隆美爾稱為“最關鍵的一天”,被艾森豪威爾稱為“最長的一天”的日子裡,盟軍在諾曼底所實施的登陸作戰,不僅給負責防禦的德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同時,盟軍自己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數萬名士兵的屍體沉寂在了翻騰的海水以及漠漠的沉沙中。及至諾曼底登陸戰役結束,盟軍共損失兵力二十餘萬,其中美軍傷亡、被俘近十三萬,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美軍傷亡人數最大的一場戰役。而同樣是在這場戰役中,德軍損失兵力近三十萬,當然,對於德國人來說,透過這一場戰役,他們損失最大的莫過於戰略上的潰敗。
隨著盟軍部隊在諾曼底的成功登陸,歐洲第二戰場的大門,最終被狠狠砸開,自此,希特勒以及他的追隨者們,將徹底陷入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尷尬困境,誰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法西斯的滅亡之路已經徹底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