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葉秋在對《我是歌手》的造勢上,以及京城電視臺的全方位的宣傳資源的投入,《我是歌手》剛剛開播,收視率就高達3%。

這樣的收視率或許在過去兩年的話,不算什麼,可是隨著各大電視臺在收視率的爭奪上傾盡全力,越來越多的資金的投入,讓收視率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我是歌手》的開播收視率能夠達到3%,絕對是一個開門紅的資料。當然了,開播收視率開門紅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兆頭,但是真正檢驗這個節目的質量,卻是要看接下來節目能否讓觀眾喜歡了。

《我是歌手》一開始,播出的是,葉秋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第一次說出《我是歌手》的創意的場面。

然後畫面一轉,轉到每一位接到邀請的歌手,接到邀請之後的第一印象的訪談。

每一位歌手的第一個反應各有不同,有的認為這淘汰制,對於已經成名的歌手來說,一旦被淘汰,是不是會影響到他們今後的演藝事業的發展?(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章 《我是歌手》開播2

葉秋對《我是歌手》的原版的改變並不多。

像介紹歌手的方式,同樣的採用了,京城電視臺的主持人作為歌手的節目經紀人的模式。

將每一位歌手介紹出來。

在華語樂壇,同樣有很多歌手,平時很少出現在綜藝節目當中,或者說,這個世界,因為綜藝節目的影響力還並不是那麼的強大,所以很多歌手,特別是大咖級別的歌手,甚至根本沒有上過綜藝節目。

而每一位京城電視臺的主持人,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前,也並不知道,到底是有哪些歌手會來,所以他們的反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真實的。

主持人和明星還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對於觀眾來說,特別是一些某位歌手的歌迷來說,當得知自己的喜歡的歌手也在參賽名單當中的時候,他們的反應和一些主持人的反應是一致的。

接下來是介紹現場,和負責現場的音樂團隊,裝置等等。

《我是歌手》實際上成本真心不低,為了打造出一個配的上這個節目逼格的舞臺,葉秋也是下了血本,掏出了近千萬來打造這個《我是歌手》的舞臺,當然了,這個舞臺,不可能只用一季,而且,《華國好聲音》的舞臺的花費更高。

而時下的選秀節目,哪怕是最有影響力的番茄電視臺的《超級歌聲》節目,舞臺和現場樂隊等等也全然無法和《我是歌手》相比。

接下來就是第一期節目的嘉賓出場,《我是歌手》的植入廣告同樣很多,嘉賓出場方式採取的是車載出場的方式,而為了拿到這個植入廣告,葉秋的老朋友,雷霆汽車這一次也是下了血本了。

單單是歌手出場的這些給汽車標誌的特寫的畫面,就讓雷霆汽車掏出了兩千多萬。

而且還是浮動性的,設定一個保底收視率,然後一旦節目的收視率超過這個保底收視率,同樣的雷霆汽車還要根據合同增加廣告贊助。

每一個歌手在來之前,的確是不知道對手都有誰的,這也算是第一期《我是歌手》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設定了。

第一期的《我是歌手》的嘉賓,無一不是成名已久的老牌歌手。

自然而然地就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而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此刻也同樣地期待著這些成名的歌手的表現。

特別是一些歌手的粉絲,偶像歌手緊張的時候,他們也同樣的感同身受,因為《我是歌手》第一期的這些嘉賓沒有一個好相與的。

歐陽嫵媚的粉絲擔心,歐陽嫵媚的風格不被一些年齡段的觀眾所喜歡,而另外一些老牌歌手的粉絲又擔心,他們的偶像的風格,不被那些年輕觀眾所喜歡。

歌手們誰也不想第一期就被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