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便喝下了這杯酒。

“好好!大家都會平安如意。”嬸孃也喝下了屠蘇酒,然後依次是薛母、叔父,最後才輪到了薛父。等這一圈屠蘇酒喝完了之後,大家也敞開了聊天。

“還記得當年我第一個喝屠蘇酒的時候,那時候你叔父還沒有出生呢。”薛父倒是聊起了往事,那應該是二十五六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我和蝌兒一樣,覺得這酒的味道有點辣,不是什麼好喝的東西。”

薛蟠覺得飲用屠蘇酒的順序很有意思,和一般宴席上長輩先請,後輩再飲的規矩不同,除夕夜的屠蘇酒是從年紀最小的那位開始的。這樣的習慣從晉朝就有記錄,在《時鏡新書》中,董勳就記錄過,“以小者得歲,故先就賀之,老者失時,古後飲之。”因為這是在慶祝小孩長大了一歲,就能夠茁壯成長了,所以值得祝賀。而老人們過一年老一歲,那麼拖延著儘量晚一點喝酒,那麼也有希望他們長壽的含義在裡面。

“我依稀記得你祖父還在世的時候,念過的那首詩,不覺老將春共至,更悲攜手幾人全。還將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薛叔父倒是想起了以前父親還在世時的場景。“那個時候,我還纏著他問過為什麼我們要和這種微辣的酒呢?”

“為什麼啊?”薛蟠倒是想多聽聽大人說起薛家的過去,這可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不知是不是因為薛父是長子,可能祖父對他比較嚴格,薛蟠可沒有在爹那裡聽過祖父的事情,而另一頭也許因為叔父是小兒子,祖父與他之間還有這樣的玩笑話語。

薛父也像是記起了這段回憶,“我記得那個時候你祖父說那屠蘇酒是東漢末年傳下來的事情,和華佗似乎有點關係。”顯然薛父對於這件事情的記憶還是很深刻的。

“是啊,那時爹說屠蘇屠蘇,一是為了屠絕鬼氣,而是為了甦醒人魂,所以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要喝一點點,就可以保佑百病不侵。”薛叔父像是想起了老父慈祥的面容,透出了一股懷念的味道。“他說這個屠蘇酒本是藥酒,方子是打華佗那裡傳下來的的,葛洪在他的《肘後備急方》中記錄了,此華佗法,武帝有方驗中。”

薛蟠倒是有些驚訝祖父知道的事情不少,這裡的武帝可千萬別瞎做是漢武帝,而是曹操魏武帝。上輩子薛蟠知道此方是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說是在元日飲下了華佗傳方的屠蘇酒,就能避過一切的不正之氣。話說到這裡,因為明朝的不見,史上一切書籍和名家也都相繼消失在了歷史變軌之中,以後如果有能力,像這樣的傳世著作,還是要編撰出來,僅僅他一人是斷不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但是走訪山河,希望還是等挖掘出那樣的人才與名家。

“似乎那年爹也說過,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醉後飲屠蘇。”薛父突然想起了最後幾年與老父親在一起的日子,那時新朝已經建立了一段時日,萬事逐步穩定,彼時皇上邁入中年,而隨他開疆闢土的老臣們卻是老了,說起來薛祖父去的也算早了,一晃眼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薛父和叔父一同陷入了對於祖父的懷念中,薛蟠在短短的話語倒是聽出了一兩分不同,他的祖父和爹與叔父不同,似乎是個讀書人。最後的那句‘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醉後飲屠蘇。’出自蘇軾的一首詩,可明顯不是年節相聚時應該用的詩句,來自於祖父的口中,又是帶著什麼含義,只怕爹與叔父卻是不甚明瞭。

薛蟠上輩子可是從生手到半吊子,又花了大力氣正兒八經的學過這些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的,雖說真的沒有創作的能力,但也正是這個原因,對於冷僻的詩詞典故都有涉獵,就怕一個不小心出醜。

這句話的原詩是‘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