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大律的外交工作,折騰得上陽欲仙欲死。光是周邊兩個老對手,就讓上陽被迫動用強大力量。
中洲是純粹因為民風太剽悍了,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形成一個上等之國,是有歷史原因的。不要說上溫,就是大律在中洲,也只有被拖死被一點一點的放血耗光國力。
東洲,卻是因為強國太多。北唐不會歸降,東寧八成也不會,真要挨個打平,估計上陽未必還剩多少國力參與九洲一統之戰。
上陽的攻勢,在兩個老對手面前一度受阻。
好在上陽君臣還算給力,透過許諾收買等各種方式。加上大律也不想北唐撿便宜,所以暗中的工作力度不是太大。
上陽花了足足一年,挑撥離間,以及許諾,收買各種方式,加上軍事行動,武力威懾,才終於把周邊兩國給拾掇下來。
許是北唐給上陽的壓力太大,上陽短暫的休整了一個月,就大軍北上了。
……
北唐的南下攻勢,在去年春天,就先是暫緩,然後隨著四大人皇出兵,進而收縮兵力穩固防線,不敢冒進。
上陽忌憚北唐,北唐也感到上陽的咄咄逼人。
大律不想北唐一統東洲,上陽也不想。
不僅上陽忌憚,大律也忌憚北唐。
在此之前,也就是五六年前,北唐在東洲各國當中,並不惹眼,沒有一項國力指標達到第一。純粹就是混雜在其中的一個普通強國。
大約因此,北唐吞併西梁之舉,沒有引來大律等國的幕後插手。
大律也好,各國都不太關心北唐。說白了,那時的北唐,根本就沒有鋒芒,也沒有讓人感到威脅的獠牙。
直到,北唐吞下西梁,王策統轄北策府一戰殲滅大律聯軍。戰靈軍,一躍登上九洲舞臺,各國才驚駭萬分的看見北唐的潛在威脅。
北策府若然併入北唐,那就太可怕了。
一旦關注北唐,各國就很快發現了北唐的潛在威脅。幾年下來,北唐的種種動向,以及國力等方面,落入各國眼中,才隱隱為東洲之最。
坦白說,北唐地理優勢太好了,周邊除了一個不知搞什麼飛機,錯失大量機會的東寧,就是一個墮落的大世。如果不是有人皇,北唐甚至能弄點爆米花,欣賞東洲各國大戰,然後再跳出來收拾殘局。
須知,除了東寧和大世,北唐一旦南下,那就是一望無際的土地,直到撞上上陽才會有能阻止它的對手。
可其實,上陽也好,大律也罷。各國最忌憚的,最發毛的,也最怕發生的事,就是北策府和北唐聯手,甚至併入北唐。
至今,陸續趕去罪州,投效北策府的文人武者不少。北策府也被認為是,唯一有可能參與人皇大戰的攪局者。
為何?王策的某一個綽號是“小飛仙”。飛仙的歷史,說明王策一旦把武道和心相雙雙修煉到某個地步,就有抗衡人皇的實力。
王策,戰靈軍,紀千敗等八大武帝。一旦併入北唐,哪怕只是聯手,那北唐會一躍成為大律一統道路上,最強大的攔路虎,沒有之一。
實際上,北策府若然併入北唐,影響力會讓大律都抓頭皮,並暴跳如雷。
好在似乎所有線索,都指明王策自立為王的決心很堅定,暫時沒有和北唐為伍的打算。
從北唐升遷他王策為西北路大統領後,王策只去過西北路一次。唯獨一次。
大律百萬大軍南下,一路不敢說是望風而降,卻也堪稱勢如劈竹。百萬大軍,與其說是在進行戰爭,倒不如說是花了更多時間在趕路上。
東洲,上陽大軍北上,也是勢如破竹的直奔北部,明眼人都知道,上陽大軍針對的是北唐。
……
暴風雨來臨。雷電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