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他在成績面前忘乎所以,責任當然在鍾沛。這就是說,真理永遠在企業家的上司的那一邊,而他上司便是一級重要的主管部門。由此,我們聯想到:今天的企業家、法人代表、廠長、經理他們的職務任免、前途命運都掌握在政治家手裡,說你好你就好,說你壞就你壞;要你幹你就幹,不要你幹你就不能幹,是不是這回事?國外的政治家,是包括企業家在內的全體公民推選上去的,所以他們對選民敬重尊重。而中國的政治家是掌握臣民命運的,他們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採取各種措施迫使你企業家必須尊重敬重我政治家。否則,鍾沛就是鏡子。在改革開放進行了十多年以後的今天,企業家還這樣被人輕易抬,輕易摜,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中國的公有制企業虧損面在擴大,而企業家是搞好搞活公有制企業的主體。企業家這樣讓人搓來搓去的,受不到社會尊重,得不到法律保障,公有制企業能搞好嗎?
亦文亦俠 兩肋插刀(4)
我們同情鍾沛,我們可憐鍾沛。七八年前,鍾沛抱著一顆火熱的心從省委黨校投奔主管局,使出渾身解數,吃盡無數酸苦,終於闖出一條活路。如今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僅憑上司一紙文,就失去表演的舞臺,失去“高談闊論”的陣地。當初鍾沛躲著記者,如今記者躲著鍾沛。鍾沛可能再也沒有“洋洋萬言”和“誇誇其談”的機會了。鍾沛的可悲下場,只能標誌著中國企業廠長經理地位的低下,加快經濟建設只能是一句空話。
“鍾沛不是真正的企業家。”有人會這樣說。請問:真正的企業家是誰?有什麼標準?據我們所知,鍾沛多次被評為優秀企業家稱號,都是有關主管部門“嚴格考核評定頒發”的。如今說他不是企業家,那就是主管部門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因此,我們不想聽任何指責鍾沛過錯的言論。因為我們相信鍾沛肯定有錯。鍾沛是能人,不是完人;是管理奇才,不是全才。他肯定說過許多錯話,幹過許多錯事。有些錯話還很嚴重,竟敢涉及中國言論的“禁區”。但我們確信,鍾沛沒有反革命言論,也沒有幹過反革命事。他在中國改革過程中,說了一些改革過程中還處於摸索理論的話,說錯也可以說是錯,說不錯也談不上是錯。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偉人早就告訴我們:“我們看一個人不是看他的言論,而是看他的行動。”鍾沛的行動是在為搞活搞好公有制企業賣力流汗,他的問題當真比那些忙個體戶、撈私人錢的人嚴重些?即使鍾沛有過錯包括嚴重過錯,我們黨歷來強調的“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還沒有過時,能不能採取批評教育的方式?偉人的功過都能二八開,三七開,對鍾沛能不能客觀些?公正些?寬容些?!
其實,在鍾沛身上出現的過錯,也不一定全是鍾沛自己造成的。比如,現在政企不分,主管部門出於自身考慮,千方百計加強對企業的控制,而企業則想方設法擺脫控制。這本身就帶來矛盾;主管部門在控制過程中,開會、檢查、審計、調研,一批又一批,一個又一個,都要廠長接待。廠長忙不過來,上級來人就有意見、有看法、有指責,而廠長如果與這些看法指責相鬥爭,就形成牢騷,形成把柄,一旦風吹草動,就被人糊里糊塗拉下馬來。我們認為,我國企業處於今天這個地位,是造成企業家失誤的根本原因。因此,什麼事情都怪到企業家頭上,是不公正的。
我們退一步想,鍾沛免職以後,原單位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後人搞得更好;二是後人搞得每況愈下。假使是後一種呢?屆時責任誰承擔?決定鍾沛命運的主管局領導們,到時不知可以說些什麼?這樣的歷史教訓與經驗都是舉不勝舉的。現在免鍾沛職時,個個肯定都是慷慨激昂:搞不好,我們主管局班子集體負責!寧願下一步受一點損失,也不能讓鍾沛這樣搞下去!到時真的搞不上去,集體誰來負責?怎麼負責?君不見現在國有企業困難,虧損嚴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