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起今天的報紙,隨手翻了翻,找出了《華盛頓郵報》,草草瀏覽了一下頭版就開啟往二版上面一瞧……
“verygood!”
不出他所料,現任的美利堅司法部長哈里…m…多爾蒂先生果然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題目就是——《本屆政府將貫徹“以菲治菲”和佩恩…奧爾特里法案的精神》。
這篇題目冗長的文章不是袁燕倏寫的,而是他拜託“皇帝陛下”的老爹老麥考爾先生所著。這位紐約人壽保險公司總裁的女婿可是一位合同法和經濟法案方面的專家。
要知道,美利堅殖民菲律賓的政策和手段和那些老牌殖民主義列強有著極大的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說,真的可以稱為“仁慈”。
在政治上,“美國在菲律賓的殖民政策是與西班牙截然不同的極端自由政策”。這句話出自美國人自己編寫的《東南亞史》。
從一開始美國就以高官厚祿拉攏菲律賓上層人士和軍政官員。到了威爾遜這位進步主義總統入主白宮之後,這樣的政策進入了**。
美國政府甚至鼓動在菲律賓政府裡面任職的美國官員退休,作為回報會給他們提供優厚的退休金,以便於把更多的職位讓給菲律賓當地人。
用這樣的手段,美國人把本國的政治組織形式以及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逐步地引入了菲律賓,使其“美國化”。
在經濟上,美國國會1909年透過的《佩恩…奧爾特里法案》是關於菲律賓殖民地採取的“自由貿易”的政策。
簡單地說,就是把菲律賓和美國本土視為一個關稅同盟。美國輸入菲律賓的商品免稅,而且數量不加限制。而菲律賓出口的原材料和製成品在一定限度和範圍內也享受這樣的待遇。
到了1921年,除了少數農產品比如大米之外,菲律賓絕大部分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也被免除關稅。
不得不說,比起那些老牌殖民帝國來說,這樣的殖民地政策堪稱“仁慈”。
美國實行這樣仁慈的殖民政策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美利堅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菲律賓最為重要的目的是——中國。
就像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為了繞過阿拉伯人探索一條通往賽里斯的新航路那樣,“天選之國”美利堅並不怎麼稀罕菲律賓上面的資源,他們真正想要的是染指龐大的中國市場。
第二,十九世紀末的美利堅已經算得上是真正的帝國主義國家了,因此他們可以用使用輸出資本的方式攫取殖民地的經濟利益。
他們根本沒有必要像老牌殖民者那樣吃相難看,只要用後世那一套入主加工業和傾銷工業品就行了。而且這樣也可以降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精神,便於他們的統治。
第三,當時的美國人……好吧,從獨立之後到二十一世紀很有一部分美國人堅信自己是“天命昭昭”的普世價值推動者,也代表著歷史正確的方向或者說人類所有制度的“終結”。
可以說他們是隱蔽的文化殖民主義者,也可以說他們自己把自己洗腦洗成了沙比。但是真的有些美國人很執著與輸出他們的意識形態。
因此,美國人民真的挺認同連續幾屆政府在菲律賓實行的政策。
一方面,殖民地事務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內務,國務卿是沒有許可權干涉的;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不像其他國家有殖民地大臣,因此這種內部政策法規就是司法部長的本職工作。
那麼對於這一屆共和黨的司法部長來說,多爾蒂先生自然要在上任初期發表這樣相關文章,向公眾表明本屆政府也會繼承這樣的政策精神。
不過袁大師要現任的司法部長髮表的文章怎麼會侷限在菲律賓一地呢。
真正的戲肉是在這篇文章的最後。
多爾蒂先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