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命運女士”輕笑幾聲道:“節制殿下,你只說對了一半。除了無聊之外,我們的敵人還有……”
第二百七十六章 猶太人 上
本章副標題:我隨影而來
……………………………
“猶太人!”
“……”
希特勒沉默了一會兒,才點頭道:“原來如此。那我們確實有著共同的敵人……”
就像觸動了一個開關一樣,他開始滔滔不絕了起來:“想當年,我還在維也納的時候就發現猶太人是骯髒的牲口、卑鄙的奸商、貪婪的吸血鬼……”
不出意料,他的這一番演講讓在座兩位德裔美國人聽得津津有味。
從本質上說“節制殿下”並不是一個典型的漢斯,既沒有那麼刻板、也沒有那麼冷硬、更不會那麼循規蹈矩。
他其實是一個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奧匈帝國臣民,一個在藝術之都維也納淫浸多年的流浪漢,一個雖然沒有什麼藝術才華但是確實有點藝術家氣質的三流畫家。
要知道,生活在德意志和奧地利的德國人雖然同屬一族,也說同樣的語言,但是這兩者在思想和氣質上是迥異的。
這一點賽里斯人肯定很有體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嗎。
為什麼希特勒會在德意志走紅呢?
打一個不那麼恰當的比方,他老人家有點像一百年後的臺灣同胞,一位比非常、非常、非常大中華主義的臺灣同胞。
如果把“我生而為德意志人,但今天卻不復為德意志人”,換成“我生而為華夏貴胄,但今天卻要受皇民倭奴的鳥氣。”,聽著是不是很有感覺啊?
而在他老家奧地利,像他這樣的街頭政治家滿坑滿谷。反而倒是在德意志的政治傳統上一向缺乏這種擅長鼓動人心的演說大師。
“好了,別聽他胡扯了。他沒有那麼討厭猶太人!”
可惜,坐擁無數史料的“愚者大人”實在太瞭解“節制殿下”,而且他既不是德意志民族,對猶太人也沒有什麼成見,不大愛聽這種毫無營養的誇誇其談。
如果真的憎恨猶太人,希特勒就不會結交那麼多猶太朋友。
他在曼納海姆結識的知己朋友中有兩位是猶太人:其中一個是名叫魯賓遜的獨眼鎖匠,此人常幫助他;另一個是匈牙利藝術品業餘販賣者,名叫約瑟夫紐曼,此人對希特勒衣著襤褸深表同情,曾給過他一件長大衣。希特勒對紐曼“深表敬意”,曾說過他“是個正經人”。
對為他販賣美術作品的三個猶太商人,他也非常尊重,曾不只一次對他的代理人漢尼希說過,他“寧願與猶太人做生意,因為只有他們才願意冒風險”。
當然啦,後來希特勒自己也在《我的奮鬥》中宣稱,只是在維也納發現猶太人是“冷酷無情,寡鮮廉恥,斤斤計較的娼妓老闆”時,音樂和藝術階層均受猶太人控制時,最重要的是,社會民主黨的報紙“均受猶太人統治”時,他才死心塌地反猶的。
這些說法極可能是出於某種政治上的投機心理,因為這話德國人愛聽啊。
而且當時他的偏見比一般的中歐地區的人民也不見得多多少。在奧以及周邊天主教國家,幾乎每個天主教徒都是反對猶太人的。
別忘了,後來納粹還有不少“榮譽雅利安人”,反過來有不少德裔猶太人是元首鐵粉。
“咳咳……”海茵裡希重重地咳嗽了一下,打斷道,“不好意思,雖然這又是一番很精彩的演講,但是我不得不打斷一下。”
“節制殿下,我們說的猶太人和你說的猶太人不是一碼事。”
“不是一碼事?”希特勒狐疑地道,“對了,還有那個節制殿下是什麼意思?”
scp基金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