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悉尼先驅晨報》評論稱:“這不是幾百名,而是數千名女孩到來。她們也不單單是孤兒,而是淹沒我們的愛爾蘭貧民浪潮。”
帶有更強烈仇視和歧視意味的評論來自《墨爾本阿格斯報》:“我們的資金並沒有花在體面、合格、有教養的女孩身上,……我們的錢理當花在帶著紅潤面頰的英格蘭女孩身上,或花在美好的蘇格蘭女孩身上,而不是浪費在這些粗糙的、無用的生物身上。她們有著矮胖的、生長不良的身材,腰粗、腳踝笨拙,對維多利亞州未來殖民者的體質有著很壞的影響。”
這些言辭自然又引來了觀眾們的一片噓聲。
三姐妹終於要開始新生活了。然而在被人選中當妻子之前,她們也不能閒著,被強制性地出去工作。這個時間平均是兩年半。
還是當然啦,法雷爾三姐妹也不可能平平安安順順遂遂地嫁人生子,從此過上幸福生活的。
細心的大姐聽到了英國人在背後的議論,代替二妹去了一家酒館當女招待。果然她當天就被喪盡天良的壞老闆給強暴了,最後淪為老闆控制下的姬女。
還有兩位姐妹去給人當女傭。
二姐很快嫁給了一個警察,但是這個警察卻是具有酗酒和暴力傾向的男人,她因丈夫毆打而流產,最後因流產引發的傷寒和腸炎而痛苦地死去。
而警察丈夫連葬禮都不給她辦理,還是大姐和三妹拿出了所有的積蓄才讓二姐落了葬。
三妹卻因此被懷疑偷了家中的財物,健壯的女僱主和她的兒子們活活地打死了她,也根本沒有人來追究這樣的罪行。
大姐去警察局報警,卻被二妹的丈夫羞辱了一頓,甚至還想要佔她便宜。於是她乘其不備殺死了這個害死自己妹妹的仇人。
在被人發現之前,她離開了警察局跑到三妹的僱主家裡放了一把火,燒死了他們一家人。
嗯,這樣情節俗套是俗套了一點,合理性也不是很足更別說真實性了,不過看著讓人解氣不是。
這部電影畢竟是商業片,總得考慮一下觀眾感受啊。
最後大姐迎著夕陽走進了海里。
此時,摩曼小姐的歌聲再次隨著樂聲響起:
“我不願意看到你繼續痛苦,孤獨地留在枝頭上。”
“願你能跟隨你的同伴安然長亡。”
“我把你芬芳的花瓣輕輕地撒在花壇。”
“讓你和你親愛的同伴在那黃土中埋葬……”
她和太陽一起沉入了太平洋中。
熒幕變黑。
the end。
現場觀眾一個個地站了起來,一起開始唱起了第三段:
“當那愛人的指環失去了寶石的光芒。”
“當那珍貴的友情枯萎我也願你和你同眠。”
“當那忠實的心兒憔悴,當那親愛的人死亡。”
“誰還願意孤獨地生存在這淒涼的世界上。”
在“the end”之後,銀幕上又打出了一行字:此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是的,這句話一般性都放在片頭,但是我們的袁大師為了加深觀眾們的印象,特意放在了片尾。
最後,銀幕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數字4114。
這便是運到澳大利亞的“饑荒孤女”的總數。
“嗚、嗚、嗚……”
他們把《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唱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人都泣不成聲,哭成了一片……
“兩位殿下,好機會。我們現在就走吧!”
我們的袁大師見此情形自然是非常感動,馬上向兩位皇太子提出了這個建議。
威爾士親王和迪宮親王對此肯定沒有異議,於是他們乘著沒人注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