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各階段網路輿論走向,就會發現公知從香餑餑到臭狗屎的這個過程連十年都沒到。真是其香也勃,其臭也忽。
在2004年,那份有良心又有態度的報紙煞有介事且堂而皇之地評選出了“50位公共知識分子”。公知這兩個字風頭一時無兩,學術圈中人不管主業是什麼都很樂意戴上這頂高帽子。
八年之後的2012年,東方某大國的“《紐約時報》”就發表評論稱公共知識分子,“他們的基本言論價值立場就是反對……如此貌似為公共、公眾吶喊,實則煽動、鼓惑,惟恐天下不亂。”
而到了2017年誰還敢在網上自稱公知,那簡直就是在討罵。
在1920年,the public intellectual這個稱呼還沒有出現。當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