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斯圖卡轟炸機的威力雖然巨大,因為他的機體太沉重,所以他的機動效能極差,如果對方有戰鬥機,就算是一戰的木製螺旋槳飛機,就可以輕鬆把斯圖卡給揍下來,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派斯圖卡去轟炸敵人,就是送菜的行為,這也限制了斯圖卡的使用範圍。
沒有一件武器是完美無缺的,就看你側重的是哪個方面。或者是你想讓這種武器來幹什麼,這些需求就決定了武器的效能,因為廠商必定按照你的需求去研發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炸彈得到迅速的發展,出現了集束炸彈、子母炸彈、穿甲炸彈和凝固汽油燃燒彈等新型航彈,航彈的重量也達到了數噸以上。英國曾製造過重達10噸的“大滿貫”炸彈,1945年3月14日用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投放,炸燬了德國的比勒菲爾德高架鐵路。“大滿貫”至今仍是實戰中使用過的世界上最重的航空炸彈。)
隆美爾他們從錫夫裡出發之後不久後,就遇到了一些法軍的陣地,可那些駐守陣地的法軍看到幾百輛轟隆隆駛來的四號坦克,立即就乖乖滴舉起了手。
此時的隆美爾那有時間去俘虜他們,隆美爾直接讓他們把所有的輕武器擺放在公路上,然後用坦克碾壓過去就行了,至於大炮什麼的,隆美爾實在帶不走那麼多了,只能忍痛炸燬。
至於那些被俘虜的法軍官兵,隆美爾直接讓這些俘虜帶著糧食去色當要塞報道。就算他們要逃跑,隆美爾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就是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逃跑掉,因為古德里安的裝甲第十五軍就在隆美爾的左翼,這些俘虜如果想逃往法國腹地,多半會和古德里安不期而遇,到時候又是被俘虜的下場。
隆美爾從錫夫裡到康佈雷,也有一些小陣地的法軍向著隆美爾前進的坦克縱隊射擊,其結果他們的下場就是被就地殲滅,由於英法聯軍總司令甘末林的錯誤指揮,英法聯軍的主力要麼在撤退的途中,要麼在低地三國境內,第七裝甲師的正面幾乎沒有成建制的大部隊。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英法聯軍總司令甘末林就是這樣的庸才,英法聯軍加上低地三國的總力超過六百萬,而德軍參與進攻的總兵力才340萬,仗還是給他打成這樣,嗚呼哀哉。
第52章 大用法奸
當然德軍有戰略計劃的進攻,而英法聯軍只是被動的應付,其實一開戰,甘末林的排兵佈陣就輸定了,看來只有敦刻爾克才能拯救他們了,只是現在要問問隆美爾整個穿越者答不答應。
等隆美爾帶著部隊奔襲到距離康佈雷五公里的時候,隆美爾就停下來準備攻打康佈雷了,因為康佈雷的城邊有一座不算小的要塞,就算要塞內只有很少的法軍駐守,想要拿下來,也要付出一些傷亡才行。
這時候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康佈雷的市長帶著一群政府官員來求見隆美爾,原因他們是來投降的,康佈雷的市長為什麼如此乾淨利落地投降,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
錫夫裡的市長丹尼爾和康佈雷市長是朋友,兩人在生意上多有來往,隆美爾在錫夫裡的秋毫無犯,並且重用原來的市長丹尼爾,丹尼爾的財產和官職都保住了,所以丹尼爾就給康佈雷的市長髮了一封電報。
丹尼爾也沒有在點報電報中勸說康佈雷的市長投降,他只是說了下自己願意配合德國人之後的待遇——財產和官職都保住了。當康佈雷的市長看到丹尼爾的這份電報之後,他的心思可就活躍了,很快他就做出了與丹尼爾一模一樣的決定,投降德國人,“我……呸”投降實在太難聽了,應該是放棄毫無意義的抵抗,免得給康佈雷帶來毀滅性的戰火。
對於康佈雷城的投降,隆美爾當然不會拒絕了,他立即命令康佈雷的市長繼續留任,德軍並不參與康佈雷的日常管理,只是他們需要把銀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