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但架不住有人眼紅,到新所長那裡告了他一狀。前些日子所長在全體大會上給他點名批評,說是可以八點上班九點走,但給其他企業幹活就是吃裡扒外……”

“哎——”蕭野芹嘆氣搖頭道:“你說說,這叫什麼事兒!”

“那這就不奇怪了,人哪,就是沒被逼到那個份上。”胡解放陪著她嘆了口氣,不過話鋒一轉說道:“不過那是老白他們家處在這個情況了,咱們家情況不是好的多了,你又何必冒這個險。”

“那又有什麼,大不了你這個大廠長養我唄。”蕭野芹斜眼一瞪,假意哼道:“怎麼,你不願意?”

“那哪能啊!我不是這個意思!”胡解放不由苦笑,其實夫妻倆都知道對方不是說出來的那個意思,他不是不想養著蕭野芹,蕭野芹也不是指望著他養自己。

只是人的思想有的時候就是這樣,某些念頭一旦落地生根,那就如同野草一般生生不息。

沒有胡文海這幾句話,也許蕭野芹就是抱怨兩句算了。但當她認真考慮下海這件事情之後,卻生出一種必須這麼做的衝動。

十幾年的事業單位工作經歷,讓她似乎突然間再也無法對這個死氣沉沉的研究所忍受下去了。蕭野芹確實人入其名,是個只願意站著被折斷,也不遠彎腰被踩在腳下的人。

如果社會上沒有下海這條路,也許她還能說服自己這麼活下去。但是國家在這兩年的通貨緊縮調整經濟結構之後,又開始了推動改革開放的步伐。高階知識分子下海,更是被中央所鼓勵的事情。在帝都、在深圳,很多科研人員已經辦起了企業,走上致富的道路。

何況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從1979年以來的這場堪稱恐怖的通貨膨脹,讓無數中國人手中的財富猛然間至少縮水了至少一半。哪怕是胡家這樣的家庭,對於金錢的支配都感到了捉襟見肘。

應該說蕭野芹的直覺是非常銳利的,到八十年代末中國就會出現第二次通貨膨脹。通脹——緊縮——通脹,這樣的過程將伴隨整個改革開放。

“那就這麼說定了,我要下海!”蕭野芹將菜扔進鐵鍋裡,刺啦的炒菜聲猛然響起。

“可是,就算你要下海,這總要本錢吧?可是就憑咱們家的這點家底,能做得了什麼生意?”胡解放情知自己這個妻子是個下定決心就絕不回頭的人,只好使用側面迂迴戰略。

“爸,這個問題我倒是有個辦法。”

不知道什麼時候,胡文海竟然又出現在了廚房的門口,只聽他說道:“只要你們聽我的,我媽下海的本錢,我來想辦法!”

第八章觀念

“小海,你說你有辦法籌集到辦公司的資金?”

白石有些將信將疑的看著胡文海,雖然早就聽說蕭野芹家這個兒子是個天才,但畢竟還是先入為主的將他看成是一個孩子。

十八歲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要想去幹涉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沒有顯赫的家世,就少了七八分的說服力。

“準確的說,是我有一個想法能夠幫助咱們籌集到開公司需要的錢。我想先問問白叔叔,你對下海做什麼生意有想法嗎?”

“這個,應該是成立一個科技公司,幫人研發產品吧。”白石有些猶豫的答道。

“為其他公司提供技術支援,這是一個不錯的路子。但是白叔叔你準備怎麼招攬人手、尋找業務來源?還是說,你現在手裡有一個現成的客戶?”

白石看了蕭野芹一眼,胡文海問的這些說起來其實有些敏感。放到二十年後,這就是商業機密。白石如今雖然不知道這個名詞,但保密的意識還是有的。

“白叔叔不用看我媽,這事兒她得聽我的。”胡文海強硬的插進話來,說道:“說實話,你不相信我很正常,因為我同樣也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