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以為她是捨不得杜氏,便道:“娘子日後若是想舅夫人了,便讓人送信過去,便是不好上楊家的門,卻也可定其他的地方相見的。”
柳蘅下意識地搖了搖頭,心中卻道,依著舅母所說的話,如今自己過得安穩,是因為自己沒被他們放在眼中,一個不得父母看重的嫡長女,自然是能隨意擺佈的。晉陽長公主和柳府眾人不合,肯定也不大願意自己這個前妻所生之女能夠嫁得貴婿的,去求她肯定有些作用的。只是舅母卻不知,自己和便宜父親柳贇是同鄉,若自己不想嫁,只需要和柳贇說了自己的身份便可了。
不過柳贇可能會領兵出長安去平息河北的動亂?如此一來豈不是和功勳武將們相爭了?真以為這裡如小說中,穿越男文成武功無人可匹敵,虎軀一震就引得他人盡俯首麼?
柳贇若是出了事,自己才真的沒有了任何依靠,那麼要不要去提醒他兩句呢?
作者有話要說: PS:妹子們粽子節快樂!
再PS:明日雙更,求收求評!
再再PS:本章節名出自張九齡《感遇·江南有丹桔》
☆、鴻雁北地來
柳蘅終究沒有多事,畢竟柳贇穿來此地這麼多年了,只看他的行事作風就是相當自我的人,身處高位多年,多多少少應該有些辣手狠心了,誰知道柳贇知自己同他一樣會是什麼反應呢?
至於皇子甄選皇子妃之事,這不是推後了嗎?現在自己就著急卻有點杞人憂天了。如今還是將自己的日子過好才是正經。此時此地的高門貴女們可不奉行宋明之時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琴棋書畫裡至少有一樣要拿得出手的,女紅剪裁也要會一點兒,騎射也要會,廚藝也要曉得一些……
柳蘅扳著手指一看,要學的東西還真不少呢?若是每天都忙起來,哪裡有什麼功夫去勾心鬥角?想想前世看的小說,頓時明悟了,只有無能平庸且心胸狹窄的女孩子才會成天盯著別人哪!
柳蘅想清楚了,自然也就如從前在冀州外祖家一般,日子過得頗為平靜,卯時初刻起床,洗漱後在院子裡比劃下不太標準的五禽戲,然後用朝食,再和姐妹們一道去大風院裡跟著夫子學習,琴棋書畫輪著來。近午時下課,要麼和姐妹們一道用茶水點心,要麼回自己的屋子去用。下午的時間自由支配,柳蘅一般是練琴或者練字,到了申時中則用夕食,其後要麼去大夫人那裡坐坐,要麼就在屋中看書。再則就是每隔三日去太夫人處請安,隔五日去隔壁的長公主請安。
這樣規律的生活,讓柳蘅回憶起了前世的學生時代,倒是不覺得枯燥,反覺得這樣的平靜生活,倒也不錯了。而這平靜生活中的驚喜,則是隔一個月便從河北送來的書信和一些小玩意兒。於柳蘅而言,宇文七已經不算是陌生人了,哪怕她並不知道他的長相。
不過也不是人人如柳蘅這般受到住規律到有些無趣的生活,如柳芙等人。雖柳蘅自我安慰不要將這些小姑娘的小心眼放在心上,當有時真的很火大。就如同嗡嗡的蒼蠅,雖則對自己造不成什麼傷害,但是柳荻不時的刺探、柳菂的冷嘲熱風、柳芊的隱晦挑撥、柳蕪的若有似無的火上加油,天天上演的話,也讓人心煩得很。尤其是柳菂拿宇文七的書信說事時,柳蘅都恨不得去扇她幾個巴掌讓她住嘴了。
這一日柳蘅再次收到了河北來的書信,而開啟裝信的匣子,才知竟是兩封書信,除了宇文七寫來的書信,還有一封竟然是三舅父王恪之的絕筆之信。
王恪之本來以為沒有了嫡母和嫡兄一家子,自己便再也不會恨,會得到自己一直以來期盼的東西。但是等老夫人和嫡兄等人都去了之後,他才發覺他有多麼的天真。魏大牛起事之前稱得上是豪氣干雲的漢子,然起事之後,也許是被突來的勝利衝昏了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