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想說些甚子,卻又不知該說啥才是,沒奈何,也就只能是將問題丟給了陳、李兩大謀士,指望著二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王爺,屬下以為陛下這等小懲大誡,應是個警告,須得慎重應對方妥。”

李敏銓的反應倒是很敏捷,三爺話音剛落,他便已是介面回了一句,說的倒是正理,不過麼,也就只是表面文章耳,並無甚實質性的內涵。

“警告?皇阿瑪要警告些甚來著?”

三爺的心原本就是慌著的,這一聽李敏銓如此說法,不單沒放心下來,反倒是更緊張了幾分,緊趕著便追問了起來。

“王爺明鑑,陛下年事漸高,已無進取之心,想的便是保住晚節不失,自不願見朝局有紛亂之可能,此番聖心獨裁,強行壓下武備更新一事,便是在警告諸阿哥們不要再起紛爭,用心無疑是好的,只是……,呵,樹欲靜而風不止,陛下一番苦心怕是要全然白費了,然,於我誠親王府而論,也確該以穩為宜了,但消未觸及根本,能容的也就容了去好了,想來聖上也是這麼個意思。”

李敏銓敢搶著開口,自然是有所思忖的,此際一見三爺茫然以對,不由地便笑了起來,一派自信滿滿地便作出了詳細解釋。

“原來如此,唔……,夫子,依您之見,當如是乎?”

李敏銓這麼一解釋,三爺自是聽懂了,不安的心也就此稍緩了下來,不過麼,兀自不敢全然放心,又慎重其事地問了陳老夫子一句道。

“能容的,姑且容之,不能容的,依舊還是不能容,王爺只消從社稷大義出發,無甚事是不可為的,倘若瞻前顧後,反倒易為小人所趁,至於陛下麼,想來是能諒解的,若不然,也不會如此輕易便讓小王爺過了關去。”

陳老夫子的見解顯然與李敏銓有所不同,不單不主張三爺處處退讓,反倒認為當有敢作敢當之氣概。

“這……”

三爺的本性偏弱了些,正因為此,他實際上是贊成李敏銓的穩妥之主張,只是聽得陳老夫子這般說法,卻又不禁遲疑了起來。

“此不過小小考驗耳,陛下要看的便是王爺有無壓力下的勇氣罷了,實無甚稀奇可言,敲打歸敲打,聖上又何嘗不知諸阿哥為奪嫡已是殺紅了眼,又怎可能會因一番敲打便偃旗息鼓了下來的,該如何,王爺還就應當如何,若不然,聖心恐未必便會依舊!”

陳老夫子冷笑了一聲,語調篤定地指出了問題的關鍵之所在,頓時便令三爺面色狂變不已,額頭上的汗珠子有若斷了線的珍珠般滾滾而下,良久都不曾說出句完整的話來……

第572章 刑部風雲起(一)

老爺子的旨意下得很快,次日一早便已曉諭群臣,洋洋灑灑近千言,然則扣除了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之外,其實就只有兩個內容,其一便是調工部侍郎瀋河任中央銀行行長,晉一級,掛戶部尚書銜,調九爺為中央銀行管部阿哥,著老十六為刑部幫辦;其二麼,便是罷武備更新之議,理由是四海晏平,老爺子不欲窮兵黷武,要與民生息云云。

老爺子的旨意一下,沸沸揚揚鬧騰了一個半月的武備更新一事立馬就此戛然而止了,隨之而來的是一片的叫好稱頌之聲,無數大臣盡皆上本,稱老爺子此舉乃是堯舜之道,乃千古明君之望雲雲,當真是馬屁如潮,諛詞漫天飛揚,好不熱鬧,而隨著《京師時報》全文刊登了老爺子的詔書之後,民心也已是大安,一時間,老爺子體恤萬民之聲望大漲,各省盡皆“據實”上本,朝堂上下可謂是一派樂淘淘之景氣。

旁人愛怎麼折騰便怎麼折騰了去,弘晴懶得管,當然了,他也管不著,除了上了本請罪摺子之外,弘晴也隨大流上了本稱頌奏本,然後麼,便不再去參與諸般人等的阿諛拍馬,將精力全都集中到了工部的諸般事宜上,緊盯著那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