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兵傷亡同樣很大,足有四五千人死傷在清兵的弓箭之下。主要是八旗兵的弓箭威力實在太大了,上萬名弓箭手就站在城下往城頭攢射,每時每刻都有鄉兵倒在箭雨之下。搞到最後,城頭的鄉兵不得不每人頂著盾牌在城上防守。

眼見得靠雲梯攻城明顯拿不下來,多鐸改變了攻城之策,下令挖城。

以三層牛皮為頂,內設九梁八柱,在城下設立了十多個點開始挖城。每個牛皮帳可容納清兵百餘,上面的三層牛皮箭矢不能透,磚石落在上面也會彈出。

見此情形,閻應元命令架起大鍋,鍋裡盛滿桐油,用烈火開始加熱。等桐油被燒的滾滾沸騰之時,從城頭傾倒下去,滾油頃刻間便燒透了牛皮,落在裡面的清兵身上,無數的火把從城頭落下,綠營兵們慘叫著成了一個個的火人。

挖城之策不能行,多鐸只能另尋他策,好在此時先後有大炮從南京杭州等地運來,多鐸便下令火炮攻城。

上百門各式火炮夾在了城外的高地,對準了江陰展開了連續的炮擊。炮彈如雨,落在城頭,落在江陰城內,骨斷筋折、房倒屋塌,每時每刻江陰都承受著極大的傷亡。

只能捱打的滋味並不好受,城上計程車氣不可避免的低落下來。城頭雖然也有火器,火槍火銃不少,可是能及遠的火炮卻是沒有幾門。靖江島崇明軍的艦隊裡戰船上雖然有數以百計的火炮,可是畢竟戰船不能開抵江陰城下。

炮擊一連進行了三天,數以千計的江陰軍民死在了清兵的火炮之下,城上堆疊垛口被火炮也轟擊的稀巴爛,先後數段城牆被轟出缺口。閻應元帶著城內的工匠冒著彈雨拼命搶修,把殘破的城牆重新壘上。

八月十六日夜裡,大雨如注,咆哮了數日的炮聲終於止歇了下來。

江陰北城的城門悄悄開啟,劉肇基親自帶領三千崇明軍殺向清兵的火炮陣地。

陣地上的清軍炮兵早就躲在了帳篷裡避雨,被摸上來的明軍殺了個措手不及。可是面對著沉重的火炮,明軍士兵也全無辦法,想運入江陰城那是不可能。無奈之下,只能用木頭把一個個炮口塞住,寄希望如此能阻擋幾天。

經歷了李率泰被殺之事,多鐸對明軍的夜襲早有準備,五千名全服武裝的八旗兵圍殺了過來。

劉肇基率領手下和八旗兵激戰,不論是兵力還是戰力差距實在太大,只能匆忙撤退。奈何八旗兵追的太緊,無法安然入城,沒辦法的劉肇基只能帶兵向著江邊撤退,在茅十八水軍的接應下逃到了靖江,能逃脫性命的不足千人,第三鎮的崇明軍已經打殘。

沒了劉肇基崇明軍主力的協守,江陰城的局勢更加岌岌可危,時刻都有陷落的危險。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

ps:求一下推薦票,看看還有多少人追看這本書。

崇明島。

看著閻應元的絕命詩,任思齊連連苦笑。沒想到閻應元如此決絕,看來想勸說他撤退已經不可能。

陳子龍和沈廷揚等人先後來找任思齊,強烈要求他發崇明軍全部兵力往江陰,全力協助江陰守城。特別是陳子龍以大義相加,口水噴了任思齊滿臉。任思齊只能勉力解釋,需要謹慎出兵。可是面對閻應元的絕命詩,再多的解釋都是蒼白的。

李彥直帶領參謀司眾人連夜推演,得出即使把所有崇明軍全部押上,也無法擊敗清兵的事實。還未等任思齊高興起來,李彥直又提出了另外的計策,那就是分兵襲擾江南各地。

他提出了三路出兵的計劃。一路由茅十八帶領水軍主力沿江而上,攻向鎮江南京,逼迫清軍退兵。

一路以太湖任興凡為主力,糾集太湖內的各路義軍,攻伐蘇州。

第三路則是松江的馬應奎馬良,連通金山衛明軍,攻打松江府。

李彥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