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是宗室誠王府的郭躍。
郭興的下旨加以獎賞,同時宣佈,此次比武的前十名,年後統一到邊關軍隊中歷練,授實權軍職,雖然是最低一層的軍官,但是,這僅僅是開始,將門的都知道,這是最磨練人的一個職務,眾人的皆大歡喜,為龍朔33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第五十三章 會試
新的一年開始了,正式進入了興武元年,太上皇在新年之始就帶著兩位太后還有嬪妃們遷往離京師一百多里外的避暑山莊居住,郭興是勸了幾次也勸不住,按照郭威的想法是,自己已經退下來了,就多陪陪皇后他們,安享晚年了。
郭興跟眾位大臣們是送出京師十里。回到京師後,眾臣們也沒有閒著,第一件大事就是內閣大臣的選舉,胡老國公是由皇帝郭興同內閣直接下旨任命,成為第三位內閣大臣,老魯國公之孫周泰接任為京畿統領,統領京師的八萬大軍。
周泰上任前,老魯國公是再三交代,“泰兒,你就是一個孤臣,只對皇帝負責,其他不管是誰都不用理睬”,周泰是深深的記住這句話,一生對郭興是盡責職守。
因為推舉閣臣的事情,楊鶴同張延玉之間有了深深的裂痕,朝臣們是互相攻陷,兩位內閣大臣都有自己的門生故吏,上奏的奏章多了,郭興都懶得看了,無非就是彈劾對方的內閣大臣人選德行不夠等等問題。
郭興直接宣佈,進行大朝會,四位內閣人選是當場辯論,一舉定出兩位閣臣,眾位大臣們是磨拳搽掌為到來的大辯論進行著準備。
一大早是群臣上朝,三呼萬歲後就開始戰鬥了,郭興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群臣的戰鬥力了,一個個是引經據典是信手拈來,一直到中午才算是戶部尚書姚崇跟吏部尚書劉秉忠以微弱的優勢佔到上風,看到這裡,郭興就知道到了自己該說話做決定了。
咳嗽一聲大家都安靜下來了,郭興就宣佈了“姚崇跟劉秉忠二人不錯,可以進入內閣”,算是平衡了各位大臣們的意見。
大臣們見皇帝都宣佈了,也就都安靜下了,畢竟這兩人的資歷都在那放著呢,至此五位內閣大臣是全部補齊了,朝堂的秩序也恢復了。
緊接著,另一件朝廷大事科舉也緊跟著要進行了,按照太上皇在位時所頒佈的詔書,今年參加進士考試的必須要達到武徒二級才行,達不到的禁止參加考試。
主考的人選也要定下來了,郭興同幾位內閣大臣們進行著商量,再三的商議最終定了新任吏部尚書寇博為主考,翰林院編修歐陽安為副主考的人選。
郭興從大內挑出一本內功功法以及一本拳法,內閣按照郭興的意見,刻上兩塊石碑,全大晉國域,每個縣城的學政門口都要樹立兩塊石碑,人口超過三千人的鄉鎮也要有,供天下人修身煉體,功法只能修煉到武者中階的程度,可謂是基礎中的基礎。
同時派都察院的人出京,核查天下各處樹立石碑的進度,與此同時郭興下旨,三年後的進士考試最低要求是武者中階,進一步的提升了武道階位。
百姓以前是苦無功法修煉,這次郭興是公開功法是大受歡迎,紛紛稱之為明君,雖然是比較低階的內功功法,但老百姓畢竟是有了可供修習的功法,以大晉的人口,總會有些天才出世的,朝廷的可用人才也會增加很多,多年後的百姓體質會有質的提升。
有實力的大族百姓紛紛的湊錢刻兩塊石碑於祠堂,感念皇帝的恩情,一件小事,卻讓郭興這個新皇帝的威望在百姓心中是直線上升。這是連郭興都沒有想到的。
想要獲得更高深的功法就剩下了三條路,第一條路就是加入軍隊,根據你的功勳可以兌換高深的功法,第二參加科舉,根據統一的考核到,中舉為官的時候,朝廷會賜予新的功法,第三就是加入各大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