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彈換上來,引燃了投射!”
在遠射基地的後方堆著很多木彈,準備在石彈擲完後,進行補充抵用。
狄龍這一招確實比較陰毒。
蛟龍軍團的主力艦種──鐵甲艦因身披鋼甲,除了堅硬耐撞之外,尚有另一個優勢,對火攻幾乎免疫,防火能力比木製艦船要強很多。儘管燃火的木彈也會造成一些誤傷,但木彈的質量小於石彈,砸擊力輕得多,除非水兵被直接打中,否則不會對鐵甲艦造成多大傷害。
火木彈更大的作用在於引燃和助燃船隻,無論三桅帆艦也好,長船也好,都屬於木製帆艦,被砸中後引發火災的機率相當大。
這一戰法對敵人的威脅更大,號令由狄龍發出,丹西可免除干係,故而最終得到了丹西的首肯。
近岸陸軍又從旁觀看客變回為參戰勇士,將士們立刻忙碌起來,把後方的木彈運上前線,澆油點燃,再朝海面戰場投射出去。
靜了一陣子的投石臼炮叢集,又開始轟隆隆地運轉起來,成百上千顆火球,拖著長長的紅尾巴,呼嘯著升空!
近岸陸軍的火彈群射,恰似火上澆油,令本已沸騰的海面戰場,變得更加熾烈,更加殘忍!
此時,易卜拉辛率兩百艘三桅帆艦已經衝進了戰圈,海面上的交鋒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當第二波海嘯抵達,第二群海面怪獸殺進戰場後,漸漸拉回來的戰爭天平,又猛的朝沙漠帝國一方下墜!
與此同時,重新集結完畢的長船艦隊,也在考夫利的帶領下返身殺回,形勢變得更加艱險!
兩支後備生力軍的殺入,令海面上的人造波瀾和漩渦,擴大了一倍不止……
蛟龍軍團的幾乎所有軍艦,都與敵船咬在一起,進行著慘烈的接舷肉搏。
有的地方在進行一對一的單挑,更多的地方則是很多船擠在一起進行混戰。
頭碰頭,尾對尾,首尾相接,肚皮相蹭……
很多艘戰艦不規則地撞在一起,形成數十個小型戰團,艦上的水兵們你來我往,殺得天昏地暗,不亦樂乎……
這種景象,就如一群大大小小的海獸在群毆,互相扭打,互相撕咬,撲騰得水花四濺,激鬥得血肉橫飛……
儘管所有的水手,無論槳手、帆手、舵手、投石手、弓弩手等,都參加到這場血戰中來,但跳幫接舷的主力,還是各艘軍艦上的登艦甲士。蛟龍軍團的甲士固然是訓練有素,而沙漠帝國水師為這次海戰,也特地挑選了相當多的本國陸軍戰士,充實到登艦甲士的隊伍中來。
水戰接舷戰是陸戰在海面的延伸,而登艦甲士自然是兩方陸軍的水面改裝品,其裝備也是陸軍裝備的小型化和輕便化。蛟龍軍團的甲士穿半身金甲,握方盾和短劍,沙漠帝國的甲士披黑色戰袍,持圓盾與星月彎刀,在吊橋、艦首、艦尾、船艙,在所有的地方奮勇廝殺!
艦面不比陸地,空間狹小,兵力無法展開,就連揮動武器也受到限制。這樣的戰鬥,單兵作戰能力和兩三人的小班組配合戰術,至關重要。蛟龍軍團的將士們熟悉水性,又常年在一起訓練和作戰,配合更加默契,而沙漠帝國的甲士則更為狂熱好鬥,其人數也更多,經得起消耗。在後備艦隊加入戰圈之前,兩方大致保持一比三左右的兵力差距,利用艦面空間限制和水戰素質上的差距,戰鬥尚能保持平衡局面。可當易卜拉辛帶隊殺進來的時候,因人數上的懸殊對比,越來越多的敵人湧上艦船,使得蛟龍軍團的形勢越來越不利。
不過,這些海上勇士絕非輕言放棄的人,沙漠帝國對俘虜慘無人道的屠戮,也沒有誰願意向他們投降。不僅甲士、盾牌手、投石手、弓箭手,就連槳手、舵手、帆手,甚至於伙伕等勤雜人員都加入到保護戰艦的行列中來。整個甲板上,到處是水兵的屍首和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