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與內政開發事宜,貝葉則操持其他方面的大權。

因從河源郡撤軍,席爾瓦接替帕巴特出任閃南郡總督。紅髮左相專門負責西線,對付來自狄龍本土的威脅,故而他還兼管整個閃特、河源郡、奔流河沿岸的所有軍事佈防事宜。

詹魯境內各郡、市的地方政府進行大換血,所有官吏重新擢拔和任命,並同時向丹西和新王萊德宣誓效忠。

猛虎自治領和詹魯達成協議,實行有計劃的官吏互換交流。每年兩國都抽調一定比例的地方官到異國異地就職,以增進官僚層對兩國政治體系和制度的瞭解,進一步加強對詹魯地方政權的控制和滲透。

詹魯軍隊進行整編重組,並同時向丹西和新王萊德宣誓效忠。

在足額支付蓋亞遺留的欠餉後,原詹魯境內的非精銳部隊遭到裁撤,返鄉加入恢復經濟的行列。剩下的二十萬精銳正規軍組建詹魯軍團,以甘斯特為軍團長。此外,甘斯特還兼任軍部大臣這一重要職位。

十萬山地民軍組建為山地軍團,由丹西的心腹威達任軍團長。

與政府機構的做法相同,詹魯軍團、山地軍團的軍官,每年也實行一定比例的互換交流,和猛虎軍團、中央軍團、閃特軍團、北風軍團的中基層軍官置換,增進軍官層的友好關係和戰鬥情誼。

詹魯將士的軍薪按自治領同等標準支付,收入水平較原詹魯王國有相當大的提高。而武器制式、操練守則、獎懲規定等各項制度,亦照搬猛虎軍團的一套執行。

軍隊駐地也實行了輪換。本次出征兩盟半島,約有包括亞農麾下禁軍降部在內的十萬詹魯步兵跟隨增援大軍同行。與此同時,十萬猛虎軍團的步兵接管了他們的防區。這些猛虎步兵也歸威達指揮,扼控各戰略要地。

如此一來,詹魯境內的實際駐軍結構就發生了變化,三十萬國防部隊中,詹魯軍團、山地軍團、猛虎軍團各佔三分之一,丹西的心腹兄弟威達控制了二十萬,降將甘斯特控制十萬,軍權完全掌握在了丹西手中。

財政方面,丹西取消蓋亞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詹魯境內的稅率統一核定為百分之十五。

商貿方面,取消兩國間商品出入境的關稅。

對全境交通網路進行全面梳理,整修和拓寬道路,連通險阻,鼓勵兩國間的商貿往來。

曾因戰爭和賠款問題一度停滯的各內政工程專案,在帕巴特的主持下全面啟動,興修水利,築堤建壩,引水灌溉,採礦鑄鐵,伐木織布,同時振興農業和手工業。

貨幣、度量衡、法律制度等,兩國統一按猛虎自治領的標準執行。

康坦諾夫出任詹魯大牧區主教一職,接管境內各教堂,掌握任命和管理所有神職人員的大權。

鼓勵無地、少地的農戶遷居大荒原,參加淘金及其他開發活動。

鼓勵兩國民間的婚姻嫁娶,政府和教會給予一定的賀禮。

鼓勵兩國文化交流,互相選送大批年輕人前往異國的院校學習。

……

或許最為關鍵的是如何處理萊德國王,這也是丹西和狄龍爭議不休的問題。

萊德這塊招牌既要豎起來以抵擋各方面的攻擊,緩和矛盾,又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丹西的建議是,萊德的身體狀況不適合主政,要送他去巨木堡醫病,等康復後再回詹魯。在巨木堡有更加優越的醫療條件,有各地請來的名醫為其治療殘疾。

狄龍當然不願如此。萊德雖是傀儡,但作為一國之君,影響力非同小可,也是制約丹西的一張王牌。如果這張王牌被丹西收起來鎖進匣子裡,詹魯的牽制作用就將蕩然無存,丹西將更加為所欲為。他的建議是,送他去奧利維拉治病,那裡可是大陸聞名的醫藥之都。

兩人商議來商議去,最後也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