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得知,這科舉考試製度由隋朝建立,在李二同志手裡得到發展,後經過武則天的完善,才形成了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只是後來在宋朝時增加了一個殿試,這一套制度一直到清末才被廢止。到了現代,由於大量的學堂的出現,這套制度才被人徹底的遺忘了,不過以現在的水平,要想象後世一樣的進行選拔,是完全不可能的,還得是按照科舉考試這一套來,但是王珂的出現,就沒有武則天和以後宋朝什麼事了,王珂現在就要把一套完整的科舉考試製度給弄出來,讓以後的人就照此辦理了!

王珂順著自己知道的科舉考試的程式慢慢說道:“皇上,這考試應該分為幾級,每年首先由縣裡舉行一次考試,所有願意來參加考試的人都統稱為童生,我們姑且把這次考試稱之為‘童試’。這次考試合格的人員可以稱其為‘秀才’,這些得到秀才的生員才能有資格參加朝廷的正式考試。”

王珂說到這裡,看看李二同志,看見他正專心聽說自己的講解,於是繼續說道:“每兩年或三年時間,由朝廷在各道組織一次考試,這一次考試只有取得秀才資格的生員才能夠參加,由於這次考試所有的生員都是來自本鄉本土,我們姑且把這次考試稱作是‘鄉試’,考取的人就可以算是向朝廷舉薦的人了,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些人稱之為‘舉人’,其中每個道的第一名我們就把他叫做‘解元’;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朝廷就在京城裡舉行一次考試,由於這是會聚全國所有的舉人進行考試,我們可以把它稱作‘會試’,這次考試錄取的人員要有一定的限額,臣想的是每次以三百名為限即可,第一名就叫他‘會元’吧。”

王珂說到這裡,檢查了一下自己所說的好像沒有什麼錯的地方,才接著說道:“最後還有一次考試,就是請皇上在大殿裡對錄取的這三百名考生進行一次考試,我們就稱其為‘殿試’吧,由皇上親自選出其中的三甲來,頭甲賜予‘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賜予‘進士出身’的稱號,剩下的就是三甲。這些人再由朝廷按需要進行委派,或留在京城,或到各地去擔任官職。這樣一來,我朝的人才就能源源不斷的得到補充了。”

李二同志聽完王珂的介紹,想了想問道:“小子,為什麼最後要讓朕來對所錄取的這些人再進行一次考試呢,直接在這三百人裡分出高下不就可以了嗎?”

王珂明白李二同志這話的意思,就這三百人,李二同志覺得沒有必要再由他來進行一次考試,在李二同志看來,這就是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的。

王珂解釋道:“皇上,這個殿試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這前三名是大唐所有學子的臉面,不但要文采出色,這人也不能長的不像樣吧。還有一個問題,這殿試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在皇上的威嚴下,就不知所措,答不上來了,這種人要讓他獨自處理政務,也是不能做出良好的成績來的,因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遇事不能沉住氣,這種人是不能勘大用的!”

李二同志聽到王珂這樣一解釋,也有些明白了,點點頭說道:“小子說得有些道理,看來這殿試還真的是必須的。”

王珂見李二同志明白了,連忙又說道:“皇上,還有一點。這才是殿試最重要的原因!”

“哦?”李二同志本以為王珂已經說完了,沒成想王珂居然還有理由,於是望著王珂說道:“還有什麼是最重要的,小子說來朕聽聽!”

王珂這才說道:“皇上,這錄取的生員,每一批都可能會結成一個小團體,這監考、錄取他們的人在名義上就是他們的老師,如果沒有殿試,那麼這些人就有可能會聚集在監考、錄取他們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