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罵秦牧是曹操,是不忠不義的逆臣,毫不留情。

韋中良冷笑道:“若不是我秦王起兵抗清,不說江南仍陷在北虜鐵蹄之下,便是張大人,恐怕也還惶惶如喪家犬漂於海上苟且偷生吧;

想當初,北虜來勢洶洶,南北兩京皆陷,爾等不思抗敵,反而與福建唐王互起齷齪,同室操戈。我王能指望你們去驅除北虜?

現如今,舊事重演,廣州的朱聿鐭和肇慶的的朱由榔又相互攻伐,天下人無不為之齒冷,若不是秦王頂在前面,他們會是什麼下場?

我王受命於天,舉義旗,滅北虜數十萬兵,恢復東南,救民於倒懸,秦軍到處,百姓提壺相迎,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爾等若再以卵擊石,那是自取滅亡;

識時務者為俊傑,北虜數十萬大軍都被我王滅了,諸位如今困於台州一隅之地,兵微將寡,豈能擋我大秦雄師?

我王不為己甚,只要魯王肯自去監國稱號,我王願授國公爵,與國同戚。諸位起兵抗清,雖未能驅逐北虜,但節義可嘉,我王也會一併重用;是接受我王官爵,還是兵戎相見,各位仔細斟酌吧。”

韋中良說完,張煌言等人還沒來得及答話,朱以海卻搶先問道:“秦王真願授我國公爵位?”

“監國!”張煌言大吼一聲,一臉羞怒。

韋中良不管張煌言等人作何感想,諄諄誘引道:“魯王,我王乃真龍天子,常言道君無戲言,豈會失信於天下?太后如今已為我王奉養於金陵,只要魯王願自去帝號,我王必授國公之爵,世襲罔替,與國同戚。”

朱以海早就不想玩什麼監國了,一天被人追得滿地跑,現在被困在台州這屁大的地方,草木皆兵,一日三驚,還監個屁國。

他唯一擔心的是秦牧的信用,但眼看袁宗第大兵壓境,海上又是鄭家的天下,逃無可逃,在這個時候,秦牧還派人來招降,說明還是有點誠意的。

如韋中良所言,識時務者為俊傑,在他看來,與其等著做俘虜,還不如賭一下秦牧的信用,或許真能安享一世富貴也不一定。

*************

PS:四百章了,算來熬了200個日日夜夜,可惜成績慘淡,現在連點選都差點沒了,在此弱弱地喊一聲,求月票嘍!兄弟們,可憐可憐吧。(未完待續……)

第402章 殿試

***

秦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紅日初升,光芒萬道,秦牧一身黑色王袍,腰配寶劍站在高階上,內閣輔及六部尚書等大臣列於兩側。

衣著鮮明的殿前武士撐旗執鋮,雄壯而威武,讓場面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三百六十二名貢士由禮部官員引領,魚貫而入,向著高階上的秦牧大禮參拜,高呼:“吾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秦牧抬抬手讓大家起身後,朗聲說道:“爾等都是萬里挑一的英才,是大秦的希望所在,今日殿試,本王期待你們能以一身所學,作出更精彩的論述,為國獻計獻策,開始吧!”

殿試只考一場策論,是以有秦牧有“論述”一說,幾百名貢士再拜,然後不分名次,各據一幾,就坐在庭院明明的冬陽下開考。

這次殿試的題目是秦牧親自出的,題目為: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西洋人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中國往往求天朝上國之名而失利益之實論。

這道題目其實是三合一,要貢士們就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論述。

第一個方面是平戎方面的學問:“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