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泰二年三月下旬,齊國大都督蕭軌與徐嗣徽、任約合兵十萬,出柵口【今安徽含山】進軍當塗南岸梁山【今安徽和縣南】,遭到梁將黃叢阻擊,敗退蕪湖。陳霸先遣定州刺史沈泰歸入侯安都部,使侯安都、周鐵虎在梁山駐軍,又召回正在攻打湓城的周文育部。四月,陳霸先親自至梁山巡慰諸軍。侯安都輕騎突襲齊國曆陽【今安徽和縣】,大破歷陽守將行臺司馬恭,俘獲萬餘人。

然而齊軍進軍梁山不過是虛張聲勢,相持到五月,蕭軌通知梁國,只要交還蕭淵明就退兵。陳霸先滿口答應,但是沒過兩天蕭淵明就“疽發背”死了。得知蕭淵明暴死,蕭軌大怒,次日兵發蕪湖,走陸路向建康推進至秣陵【今南京江寧南】,把周文育、侯安都拋在身後。

陳霸先聞報,立即召還梁山諸軍,在建康擺開防守陣勢。周文育屯方山【今南京江寧東南】,徐度屯馬牧,杜稜屯大航南。齊軍跨秦淮河立橋柵,引渡兵馬,夜至方山。

五月二十九日,齊軍進到臺城以東的倪塘【今南京江寧東南】,臺城外出現齊軍遊騎,京師震動,陳霸先宣佈建康城內外戒嚴。

從這天起,彪炳史冊、履現神蹟的第二次建康保衛戰打響了。

相比前一次保衛戰,面對來勢洶洶的齊國十萬大軍,面對蕭軌、裴英起、李希光、東方老、王敬寶、趙彥深等一大批齊國的優秀將領(蕭軌所部大多出自赫赫有名的齊國名將高昂所統的漢軍部隊),這次的保衛戰充分彰顯了陳霸先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再創南朝對北朝史上又一個以少勝多的軍事奇蹟。

五月二十九日,建康城外的白城。【白城,今南京江寧東,湖熟縣界,屬丹陽郡,古有白山,南接鐘山,白城當在其中。】

此時,徐嗣徽率先到達城下,之前,陳霸先領軍出建康已到白城,周文育也奉陳霸先軍令到此與他會合。

周文育見到陳霸先,拱手:“末將請命出城攻擊,正可趁敵人立足未穩,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陳霸先看著風雨大作的天氣,搖頭:“兵不逆風,現在的風向不利於我軍作戰。”

周文育急道:“軍情緊急,何必拘泥於古法。”說著,轉身拿起長槊飛身上馬,一馬當先,率領部下衝進徐嗣徽的陣營。

徐嗣徽正在排兵佈陣,未料周文育這麼快就來攻擊,毫無防備,陣營被衝得大亂。

周文育一杆長槊,勇不可當,片刻功夫,就殺敵好幾百人,周文育殺得眼紅,看見徐嗣徽離自己不到十步,哈哈大笑一聲,拍馬揮槊向他衝來,徐嗣徽見狀,嚇得抱頭鼠竄,只想插個翅膀能飛出去。

俗話說的好,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徐嗣徽的部下見主將跑得比兔子還快,全部做樹倒猢猻散,被周文育殺得大敗而逃。

耕壇【今江蘇南京古臺城東南八里,耕壇是古時天子行藉田禮所用的土臺。】南邊,騎在馬上的侯安都,右手食指輕撫唇上捲翹的鬍鬚,看著對面齊國一列列甲騎鐵面重灌而至,不但毫無懼色,嘴角還掛著不屑的笑意。

他抽出長槊,大喊:“誰敢與我一道殺入敵陣!”

“我!”“我!”“我!”……,蕭摩訶、裴子烈、侯曉、張偲三兄弟等十二人催馬出列,大聲應道。

侯安都點頭笑道:“兵不在多,而在勇,諸位勇士,名垂青史的時候到了,今日看諸位與我大破齊國鐵面,來吧,不怕死的梁國兒郎們,跟著我,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說完,他拍馬舉槊,一馬當先,只率領十二騎衝向齊軍陣營。

對面的齊國儀同乞伏無勞,問副將東方老:“那是誰?吃了熊心豹膽,就帶十幾個人敢衝我的陣營。”

“看旗號,應是陳霸先麾下第一勇將侯安都,果然名不虛傳,膽夠大。”東方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