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突然急召陳蒨入京述職,散朝後臣下們都議論紛紛。”徐陵道。

蕭淵明嘆口氣道:“跟徐卿就不說見外的話了,前些日子大司馬就要朕下旨,調陳蒨去交州平亂,交州地遠人稀,乃蠻荒之地,說是平亂,實則貶謫,陳將軍一直盡忠職守,每次任期未滿就被調走,朕實在於心不忍,但大司馬催促再三,朕不得不準啊!”

徐陵捧笏正色道:“臣啟奏陛下,陛下絕不能下詔調信武將軍去交州。

“為什麼?”蕭淵明明知故問。

徐陵道:“陛下有沒有仔細想過,大司馬為什麼要主動與司空聯姻?”

胡貴孫在旁道:“這還用問,誰都知道,他是想拉攏司空,朋友再親,親不過一家人嘛!”

徐陵道:“臣原本也這麼認為,但是現在大司馬要調陳蒨去交州,臣才看清楚大司馬聯姻的真正目的。陛下您想,司空只有一個兒子陳昌,遠在關右回不來,司空諸子侄中,陳蒨最有可能將來接掌司空兵權,而交州遠在千里之外,若是司空有個不測,這京口十萬兵權按親近關係,自然落到女婿王頠手裡。”

“對呀!”胡貴孫一拍大腿,贊同道:“王陳兩家聯姻的事陛下管不了,調陳蒨去交州,陛下絕對不能答應,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湛海珍皺起眉頭,道:“經吏部郎這麼一說,後果真的很嚴重。”

胡貴孫從席墊上跳起來,笑道:“臣想到個好辦法,司空一定不止一個女兒,陛下可徵召司空女兒入宮,冊為皇妃,那樣司空的十萬兵馬就是陛下的了,他王僧辯還敢小瞧陛下麼?”

“哈哈哈——”胡貴孫的話引得眾人一陣鬨笑。

蕭淵明指著胡貴孫道:“就衝你的這番話,朕該賞你個好名字!”

“哦?陛下要賜臣啥好名字?”胡貴孫高興地問。

“賜你單名一個‘鬧’。”蕭淵明又好氣又好笑。

眾人又是一陣鬨笑,胡貴孫不服氣道:“臣哪裡就胡鬧了,臣覺得這是上上之策啊!”

湛海珍敲了胡貴孫一下頭,道:“你不知道,司空就兩個女兒,嫡女舜華許配給了王頠,另一個庶女舜英上月嫁給了陳留太守錢蕆。”

“哎呀,陛下下手遲了,要是早一步就好了。”胡貴孫嘆息道。

“休要胡言亂語。”蕭淵明瞪了胡貴孫一眼,然後對徐陵道:“這麼說來,朕是不能準了大司馬之請,調陳蒨去交州,但大司馬催逼朕甚急,如之奈何……”

徐陵捧笏道:“天子一言九鼎,陛下不準奏,大司馬就不能下詔,有些事就算大司馬不高興,陛下也不能答應,此事,事關社稷安危,陛下千萬不能准奏。”

“今晚朕在重雲殿設宴給信武將軍接風,徐卿也來參加吧,大司馬一定會在宴席上向朕奏請此事,朕怕頂不住大司馬的催逼,到時請諸卿出面幫朕一起勸說大司馬。”蕭淵明道。

“諾。”眾人點頭行禮。

華林園,源自東漢的芳林園,是位於宮禁之後的皇家園林,歷代皇帝常常在此召叢集臣宴會娛樂,魏正始初,因避齊王曹芳的諱,芳林此後改稱華林。東晉建立後,在吳時宮苑舊址上,模仿原來的都城洛陽,興起華林園。劉宋元嘉二十三年,筑北堤,立玄武湖於樂遊苑北,興景陽山於華林園。孝武大明中,在華林園內修築了琴堂(連玉堂)、曜靈前後殿、芳香堂、日觀臺,鑿天淵池,引玄武湖水入池,臺城中諸溝渠俱相交通,經太極殿,由東西掖門下流向城南的護城河,碧波盪漾終日縈迴不息。

齊武帝蕭賾時期,因宮內深隱,宮人不聞端門鼓漏聲,遂置鍾於景陽樓上,宮人聞鐘聲悉起裝束,自後此鍾惟應三鼓及五鼓也。齊東昏侯時期,宮內兩次大火,北至華林,西至秘閣,三千餘間皆盡,華林園中的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