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各懷鬼胎(第1/1頁)
章節報錯
蕭淵明睜開眼,向內謁者招了一下手。
內謁者趕緊過來,問:“陛下有何吩咐?”
“去把湛僕射和胡將軍叫回來,只傳他們兩個,要悄悄地宣,不要讓裴侍中知道。”蕭淵明道。
內謁者點頭稱諾,匆匆出殿而去。
過了一會,湛海珍和胡貴孫回到殿內。
“陛下,您頭疼好了?”胡貴孫問。
“你個猢猻,朕剛才是假裝頭疼,好支開裴侍中。”蕭淵明坐起來道。
“為什麼要支開侍中?”胡貴孫不解。
湛海珍會意道:“貴孫,裴侍中畢竟是齊國的侍中,凡事他肯定是以齊國利益為先,咱們梁國有陳霸先叔侄鎮守京口,齊國不敢輕舉妄動,現在大司馬調陳蒨去交州,削弱了京口兵力,這可是大齊皇帝所希望的,雖說陛下和大齊皇帝定立盟約,但盟約不過是一張紙,說廢就廢,元帝就是前車之鑑。”
“湛卿說到朕心裡了。”蕭淵明道:“朕這個皇帝,在外要看大齊皇帝的臉色,在內要看大司馬的臉色,唉——”
“大司馬前天、昨天、今天日日催朕下詔,調陳蒨去交州,朕推說等陳蒨述職之後再下詔,現在陳蒨已經述職,大司馬肯定又要催朕下詔,朕把兩位叫回來,就是想問問兩位有什麼好辦法,既不得罪大司馬,又可以不調陳蒨去交州?”蕭淵明一臉愁苦道。
湛海珍和胡貴孫,你看我,我看你,沒有說話。
“唉——”蕭淵明長嘆口氣,無可奈何。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一個內侍進殿稟道:“陛下,尚書吏部郎徐陵請求覲見。”[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陳間的詩人、文學家。]
蕭淵明眼睛一亮,點頭道:“哎呀,怎麼把孝穆給忘了,來的正好,孝穆是自己人,可以信任,快傳他進來。”[徐陵在梁武帝時出使齊國,歸國時恰逢侯景亂梁,徐陵因此被強留在齊國,直到高洋放蕭淵明回國繼位,才得以一道回國。]
內謁者出殿傳皇帝口諭,高喊:“宣尚書吏部郎徐陵進殿——!”
不久,一個四十多歲年紀、衣冠肅整的官員手捧笏板驅步入殿,跪倒叩首。
“徐卿平身,賜坐。”蕭淵明招手微笑:“這不是朝堂,徐卿不必拘禮,不用持著笏板跟朕說話。”
徐陵捧笏道:“雖然不是朝堂,但臣子在君主面前,不能失禮。”
蕭淵明笑了笑:“好吧,徐卿見朕所為何事?”
徐陵道:“大司馬是否要調遷信武將軍去他郡?”
蕭淵明道:“徐卿何出此言?”
“陛下突然急召陳蒨入京述職,散朝後臣下們都議論紛紛。”徐陵道。
蕭淵明嘆口氣道:“跟徐卿就不說見外的話了,前些日子大司馬就要朕下旨,調陳蒨去交州平亂,交州地遠人稀,乃蠻荒之地,說是平亂,實則貶謫,陳將軍一直盡忠職守,每次任期未滿就被調走,朕實在於心不忍,但大司馬催促再三,朕不得不準啊!”
徐陵捧笏正色道:“臣啟奏陛下,陛下絕不能下詔調信武將軍去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