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獨眼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侍候陳蒨幾天下來,韓子高才知道陳蒨除了夫人沈妙容,還納有六位妾室:嚴娘、潘娘、劉娘、王娘、張娘、韓娘。
他感到困惑,既然陳蒨娶了這麼多老婆,說明他喜歡女人,可為什麼還會發生那天晚上的事?難道說,男的、女的,他都喜歡?搞不懂世上怎麼還有這種人?真是個陰陽怪胎。
陳蒨的夫人,沈妙容,吳興武康人[武康,今浙江德清縣],沈家是當地高門、官宦世家,她的父親沈法深,已故梁安前中錄事參軍。
陳蒨的佐史,年紀最長的名叫庾持,字允德,潁川鄢陵人,四十六歲,是個大鴻儒,很會寫文章,歷任過很多官職,與陳蒨有舊交,現在任吳興府郡丞,負責文翰。
到仲舉,字德言,彭城武原人,三十八歲,在陳蒨老家做過長城令,那會陳蒨經常去拜會他,現在也任郡丞。
華皎,晉陵暨陽人,年紀和陳蒨相仿,曾是侯景帳下第一謀士王偉的手下,陳蒨被囚建康時,他待陳蒨甚好,陳霸先圍攻京城,侯景本想把陳霸先妻兒子侄全部殺死,多虧華皎相救,保護陳氏一家逃出牢獄,投奔陳霸先軍營,對陳氏一家有救命大恩,所以陳蒨很感激他,現在任都錄事。
駱牙,字旗門,吳興臨安人。祖父駱秘道,梁安成王田曹參軍。父親駱裕,鄱陽嗣王中兵參軍事。侯景之亂時,陳蒨帶領嬸嬸、堂弟等一部分陳氏族人避難臨安,居無定所,虧得駱牙的母親收留了他們,但是後來不幸被村人舉報,宋子仙帶兵包圍了駱家,駱牙因為阻止宋子仙進門,也隨陳蒨一起被抓到京城囚禁。侯景竄逃海上時,駱牙從廷尉獄中放出,輾轉與到仲舉相識,聽聞陳蒨未死的訊息,便一起到京口探望陳蒨,駱牙見陳蒨重傷臥床,衣不解帶地在床邊日夜侍候。陳蒨傷好之後,駱牙沒有返鄉,一直跟隨在陳蒨左右,陳蒨任命他為侍衛隊主。
還有兩個青年將領,一個叫劉澄,另一個叫蔣元舉,原是陳霸先麾下裨將,受陳霸先之命,輔助陳蒨。
這日,陳蒨正與佐史們在二堂商議事情,府吏來報,府署門前來了個相貌猙獰恐怖的獨眼人,自稱是太守故交,要見太守。
府吏還未報出此人姓名,陳蒨早已從榻上跳起,鞋子未來及穿好,就奔出門去。
倒底什麼人,讓陳蒨如此舉動,子高很好奇。
來到門前,見一匹黃底白花的駿馬旁站著一位身材高大的魁梧漢子,年紀大約三十五、六的樣子,右鬢角有一塊巴掌大的疤瘌,左眼處是一個黑幽幽的空洞,乍看之下,煞是嚇人。
“哈哈哈,伯通兄,你終於來了,我回到吳興,就去你府上找你,說你去了京城。”陳蒨拱手笑道。
那獨眼人也大笑起來,把手中長鞭收起,拱手道:“你不知道,我去京城就是為了找你呀,結果到了京城,說子華你已經趕赴吳興任太守,早知道你回吳興,我就不用跑去京城了啊!”
兩人抱在一起,哈哈大笑。
“我來介紹一下,”陳蒨拉著獨眼人,對身後的佐史們道:“這是我的好兄弟章昭達,字伯通,吳興武康人,善使長槊,陣前以一當百,勇猛無敵。”
又指著佐史們,向獨眼人一一介紹:“這是我的郡丞庾持,字允德,當世的大儒;這是郡丞到仲舉,字德言,他的高祖是赫赫有名的前朝武將到彥之,德言兄善長處理政務,任長城令時,長城境內,百姓安居樂業,可以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是都錄事華皎,華兄精通算術、處事公允,吳興的財政我都放心交給他管著。”
“諸位之名如雷貫耳,今日昭達有幸見過各位。”章昭達對眾人深深一揖。
到仲舉還禮道:“早聽子華說過,侯景圍攻京城時,您散盡家財、招募鄉勇援衛臺城,真乃忠義之士啊,令仲舉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