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事出有因(第1/2頁)
章節報錯
韓子高道:“臣沒有收禮,也沒有見他。”
“這就對了,你提這事,是想告訴朕你沒收禮的事,朕就喜歡你對朕沒有隱瞞。”陳蒨滿意地看著他。
“臣聽說興寧侯的陳情書已經上呈給陛下,陛下看了沒有?”韓子高問。
“看了。”陳蒨道。
“陛下打算怎麼處置?”韓子高問。
“朕還沒想好。”陳蒨道。
韓子高撩衣跪倒:“臣懇請陛下赦免荀昂、荀晷,撫卹荀曉家人。”
“朝臣沒有一個給他們兄弟求情的,你跟興寧侯沒交情,又沒收他的禮,為什麼幫他求情?”陳蒨不解。
“因為臣覺得荀曉死得冤枉。”韓子高道:“當時宮裡的情況臣很清楚,大行皇帝駕崩,太后封鎖宮門,我和陳侍郎被抓,左衛將軍荀昂知曉此事後,擔心太后要謀害您,與其弟荀曉聯手,想控制宮城迎您回京,結果事敗被抓,其弟荀曉也被殺。荀曉帶家兵襲擊臺城,其罪當誅,他本人也已經伏法,但考慮事出有因,荀氏兄弟本心是忠心陛下,臣懇請陛下寬宥他們。”
陳蒨雙手背在身後:“你說的朕都知道,但朕若赦免荀氏兄弟,豈不是打了杜領軍、蔡舍人的臉嗎?只怕他們會心不自安,但若處死荀氏兄弟,又恐寒了興寧侯的心,所以朕是左右為難。”
“寒的豈止是興寧侯的心,所謂‘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陛下在這件事上如果處置不當,只怕朝堂上騎牆頭的人越來越多,忠誠不二的人越來越少。凡事不能面面俱到,總要有所取捨,陛下當斷則斷啊。”韓子高進言。
陳蒨拍拍韓子高的肩膀,點頭:“說的好,朕聽子高的。”
劉師知咳了兩聲,韓子高看了他一眼,起身拱手:“臣奏事已畢,如果陛下沒有別的事,臣要去太醫署針灸。”
“你何必去,朕傳何太醫過來。”陳蒨道。
“臣沒什麼事,不用麻煩何太醫跑來跑去,臣還是直接去太醫署吧!”韓子高告辭行禮,讓劉誠扶自己出殿。
“針灸完了,子高還回這裡,陪朕吃晚飯吧!”陳蒨在身後帶著懇求的語氣。
韓子高回頭看著陳蒨,微微一笑:“好。”
等針灸完,韓子高又回到重雲殿,綠衣和采薇正在把晚飯擺在案上,但是殿裡不見陳蒨。
綠衣道:“將軍不用找了,聖上這會不在,剛才到侍中來找聖上,聖上就跟他去中書省了,您要不先吃吧,邊吃邊等聖上。”
“我不餓,等聖上回來一起吃吧。”韓子高坐到旁邊的圍榻上,見榻旁有個投壺,突然來了興趣,伸手從裡面取出羽箭,讓劉誠把投壺拿遠了,結果投了七八次都未投中,又讓劉誠把投壺拿近些,再投,還是投了七八次也沒能投中,直到把投壺放在只有三步遠的位置,方才投中了。
劉誠看得想哭,要知道以前的韓司馬投壺可是能一矢百驍【驍,指玩家投壺的時候,竹箭投入壺中後又自動躍出,玩家伸手接到躍出的竹箭,此為一驍,若再投再中又再接到,此為二驍,依此類推,直到投不中壺或接不到手為一箭結束。】,各種花驍像“倚竿、帶劍、狼壺、豹尾”是手到擒來,最妙的是能投出“蓮花驍”。【“蓮花驍”,就是投入壺口中的箭彈出後又準確落入壺耳中,連射五箭,五箭全部反彈後落入五個壺耳中,箭桿成蓮花瓣形展開。】
每回投壺,臨川王都投不過韓司馬,臨川王就會各種耍賴,非要韓司馬蒙上眼睛投,韓司馬也是好性子,處處讓著臨川王,這樣臨川王才贏過韓司馬,可到後來韓司馬矇眼投壺的技藝硬是給練了出來,最後矇眼投壺也次次勝過臨川王,自此之後,臨川王再也不跟韓司馬玩投壺了。
可是現在,看著將軍握矢的手一直在抖,劉誠看得直想哭。